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鸿沟

鸿沟

①古运河名。《水经·渠水注》 引 《竹书纪年》 作大沟。战国魏惠王十年 (前360) 开凿。《史记·河渠书》: “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 故道自今河南荥阳市北引黄河水东流,经中牟县北、开封市东南,南流经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入颍水。联结濮、济、丹、睢、颍、菏、泗等水,形成了黄、淮平原上庞大的水道交通网。对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楚、汉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以东为楚,以西为汉。汉代改称狼汤渠。唐以后或因楚、汉曾对垒于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的东、西广武城,遂指两城之间的广武涧为鸿沟,误。

②又名洪沟。在今安徽萧县西北。《方舆纪要》卷29萧县: 鸿沟 “在旧县西北四十里……水患时导流分泄处也。今堙废”。


古水名。战国魏惠王时凿,自今河南省荥阳市北引黄河水南流入圃田泽,东流经今中牟县北,至开封市南折而南流,经今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注入颍水。联结济、濮、汳(获)、睢、颍、涡、汝、泗等水,形成了黄淮平原上的水道交通网,对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楚、汉相争划界于此:以东属楚,以西属汉。西汉以后又称狼汤渠或蒗荡渠、莨荡渠,魏晋以后开封以南河段改称蔡河。


猜你喜欢

  • 仁孜宗

    又称晒、色、色仁孜、色仁则宗。治所即今西藏萨迦县东赛乡。

  • 松漠

    即千里松林。亦曰平地松林。在今内蒙古赤峰市西北部与河北围场县境之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唐于今内蒙古林西县南百二十里置松漠都督府。南宋初洪皓以建炎三年 (1129) 使金被留,绍兴十二年(1142) 始归,

  • 西原

    ①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旧唐书·哥舒翰传》:唐至德元年(756),率兵讨安禄山,“六月四日,次于灵宝县之西原。八日,与贼交战,官军南迫险峭,北临黄河”。大败。哥舒翰亦被俘。②又名雍原、周原。在今陕西武

  • 石洞

    在今湖北武穴市北。《方舆纪要》卷76广济县:石洞“在县南六十里石山中。有岩穴广三丈余,中有七湖,深二十里。洞口有泉,曰石洞灵泉”。

  • 三塔

    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大理古城西莲花峰下。塔在崇圣寺后。明谢肇淛《滇略》云:“崇圣寺三塔,中者高三十丈,外方中空,其二差小,各铸金为金翅鸟,立其上,以厌龙也。塔顶有铁铸款识,云贞观六年尉迟敬德监造。开元初

  • 闷璋

    亦称遮闷璋。在今云南盈江县南十三里。明弘治元年(1488)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为干崖宣抚司驻地。傣语“遮”为城,“闷”为万,“璋”为象,意即万象城。传说明代干崖宣抚司曾在此养象万只,故名。

  • 神皋驿

    唐置,在今陕西高陵县北。宋敏求 《长安志》: 神皋驿在高陵县北百五十步。唐置,在今陕西省高陵县北。后废。

  • 函江千户所

    亦作函口。明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镜镇。《明史·地理志》 罗定州: 函江千户所,“万历五年五月置于西宁县境,十六年迁于州界之沟驿”。 后废。

  • 三里驿

    在今广西永福县东。《方舆纪要》卷107永福县:三里驿“在县城东”。

  • 普市镇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三十里。明、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