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姑山
一名黄牯山。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 “银山” 条下: “ 《志》 云,州西二里有黄姑山,亦产银,旧有银场。”
一名黄牯山。在今湖北阳新县西。《方舆纪要》 卷76兴国州 “银山” 条下: “ 《志》 云,州西二里有黄姑山,亦产银,旧有银场。”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五里。因是明朝李英土司坟墓所在地,故名。古代为军事交通要道,素有 “青海门户” 之称。集镇名。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东北部、湟水北岸、享堂峡南口,东临甘肃省。属川口
东晋置,属晋康郡。治所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南朝梁属梁信郡。隋属封州,大业初废入封川县。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后又废。古县名。晋末置,治今广东省封开县东北。属晋康郡。南朝宋改属苍梧郡。隋大业初废
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西北麓。是我国佛教净土宗(莲宗)发源地。东晋名僧慧远创建,南朝宋谢灵运凿池种莲,号莲社。唐时扬州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前曾到此。初为律寺,宋改为禅寺。南宋绍兴间毁,明洪武六年(1373)
西魏大统十七年 (551) 分陇西郡置,属渭州。治所在渭源县 (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元和志》 卷39: “因渭水为名。” 辖境相当今甘肃渭源县地。隋开皇三年 (583) 废。西魏大统十七年(
北宋置,属丰州。在今陕西府谷县北。
东汉改临沮县置,属南郡。治所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三国魏复改为临沮县。
唐置,属鄯城县。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哈城东北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县: 绥戎城 “又西南六十里有定戎城”。后没入吐蕃。
在今新疆叶城县东南叶尔羌河东岸黑恰道班。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9: “可卡提达坂山口……又十里至黑黑子将杆,柴足草缺。”
①又作泲水。古四渎之一。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尚书·禹贡》: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 当指黄河以北部分; 又 “溢为荥,东出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东北入于海”。指黄河以南部分。
即今江西东乡县东北愉怡乡。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 卷2抚州府东乡县: 东北有 “愉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