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巷坂
一作黄卷坂。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旧潼关东北黄河南岸。其坂隆起,下望关城。潘岳 《西征赋》: “溯黄巷以济潼。” 《水经·河水注》: “河水自潼关北东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傍绝涧,涉此坂以升潼关。”
一作黄卷坂。在今陕西潼关县东北,旧潼关东北黄河南岸。其坂隆起,下望关城。潘岳 《西征赋》: “溯黄巷以济潼。” 《水经·河水注》: “河水自潼关北东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傍绝涧,涉此坂以升潼关。”
在今贵州晴隆县西北。《清一统志·兴义府》 “保甸铺”条:安南县(今晴隆县)有牛场铺。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梧州置,属广西道。治所在苍梧县 (今广西梧州市)。辖境相当今广西梧州市及苍梧县地。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梧州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梧州置,治苍梧县(今广
即今江西永丰县南一百四十里上固乡。清时有把总驻防。
即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北仁爱乡。原为高山族村社。1930年雾社高山族同胞举行反日起义,即“雾社事件”。今街头建有抗日纪念碑。在台湾省本岛中部山区,属南投县,距埔里镇23千米。位浊水溪上源与眉溪的分水岭上,
即今河南镇平县西二十四里晁陂镇。清康熙《南阳府志》 卷2 《驿铺》: 镇平县西有晁陂铺。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阳周县置,属宁州。治所即今甘肃正宁县 (山河镇) 西南罗川乡 (旧正宁)。《元和志》 卷3真宁县: 罗川县 “因县南罗(川) 水为名”。大业初属北地郡。唐属宁州。天宝元年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柯桥镇西三里。《清一统志 ·绍兴府》: 柯山 “在山阴县西南三十五里。上有石佛,高十余丈。下有水曰柯水”。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区西南隅。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辽史·地理志》:清宁八年(1062)“建华严寺,奉安诸帝石像、铜像”。辽保大二年(1122),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金天眷三年(114
在今陕西旬阳县北。《方舆纪要》卷56洵阳县:“西岔河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今有西岔河堰,去县百里。”集镇名。在山东省寿光市境东北部。属侯镇。人口 3500。为原岔河镇人民政府驻地。明初宋氏立村,因处古弥河
在今安徽桐城县南。《方舆纪要》 卷26桐城县: 练潭 “在县西南七十里。郡北高河、黄马河诸水俱汇于此,引而东南”。集镇名。在安徽省桐城市东南部、嬉子湖西岸。属双港镇。人口 3500。因南临练潭河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