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沙

龙沙

①清康熙中方式济流寓黑龙江齐齐哈尔,著书记当地山川风土,以《龙沙纪略》为名。此后龙沙遂成为齐齐哈尔的别称。

②又名龙冈。在今江西南昌市城北。《水经·赣水注》:“赣水又北径龙沙西,沙甚洁白,高峻而阤,有龙形,连亘五里中,旧俗九月九日升高处也。”“龙沙夕照”为“豫章十景”之一。

③指西域白龙堆沙漠,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库姆塔格沙漠。自罗布泊以东延袤至甘肃玉门关一带。为古阳关通西域之道路所经。《后汉书·班超传赞》:“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李贤注:“葱岭、雪山,白龙堆沙漠也。”

④泛指塞外沙漠。陈后主《乐府》:“狼山聚云暗,龙沙飞雪轻。”《资治通鉴》:五代汉天福十二年(947),赵延寿恨契丹主负约,谓人曰,“我不复入龙沙矣”。胡注:“卢龙山后即大漠,故谓之龙沙。”


(1)又称白龙堆、龙堆。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东北库姆塔格沙漠。《后汉书·班超传赞》:“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李贤注:“葱岭、雪山、白龙堆沙漠也。”参见“白龙堆”。(2)泛指塞外沙漠。陈后主乐府:“狼山聚云暗,龙沙飞雪轻。”《资治通鉴》:五代汉天福十二年(947年),赵延寿恨契丹负约,谓人曰:“我不复入龙沙矣。”胡三省注:“卢龙山后即大漠,故谓之龙沙。”《元史·礼乐志》“宗庙乐章”太祖《武成之曲》:“天扶昌运,混一中华,爰有真人,奋起龙沙。”(3)清康熙中方式济流寓黑龙江齐齐哈尔,著书记当地山川风土,以《龙沙纪略》为名。此后龙沙遂成为齐齐哈尔的别称。(4)赣江东岸沙冈名。《太平寰宇记》:“在州(洪州,今江西南昌市)北七里一带。”引南朝宋雷次宗《豫章记》:“北有龙沙,堆阜逶迤,洁白高峻而似龙形,连亘五六里。旧俗九月九日登高之处。”亦称龙冈,明太祖破陈友谅,筑台朝父老于此(《读史方舆纪要》)。


猜你喜欢

  • 茂明安旗

    清康熙三年 (1664) 置,属乌兰察布盟。驻地在今内蒙古固阳县东北白灵淖乡。20世纪40年代迁驻喜拉��(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西北)。1952年并

  • 陵树乡

    在今河南尉氏县东北。《水经·渠水注》:康沟 “东径平陆县故城北。……建武元年以户不满三千,罢为尉氏县之陵树乡”。《续汉书 · 郡国志》陈留郡尉氏县注引 《陈留志》 曰: “有陵树乡。” 即此。

  • 宜君郡

    西魏大统五年 (539) 置,治所在宜君县(今陕西铜川市西北玉华南四里)。辖境相当今陕西铜川市及耀县北部、宜君县西部地。隋开皇三年 (583)废。义宁二年 (618) 复置,治所在华原县 (今耀县)。

  • 恶岩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八里。《方舆纪要》 卷69彭水县: 恶岩 “高峻险恶,有小径路出思州”。

  • 隆庆池

    亦名龙池、九龙池。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唐中宗实录》: “则天时,长安城东隅,民王纯家井溢,浸成大池数十顷,号隆庆池。相王子五王立第于其北,望气者言有帝王气。景龙二年,幸隆庆池以厌之。” 宋敏求 《长

  • 铜官县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446) 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铜川市东南。北周建德四年 (575) 移治今铜川市北城关乡,改名同官县。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治今陕西省铜川市。属北地郡。北周

  • 罗获 (獲) 水

    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旧唐书·地理志》 宕渠县: “旧治长乐山,长安三年移治罗获水。”

  • 曾迟堡

    明置,属铁岭卫。即今辽宁铁岭县西二十里增盛堡。《方舆纪要》 卷37铁岭卫 “宋家泊堡” 条下: “曹 (应为曾) 迟堡在宋家泊堡东北,其东北又有平定堡。” 清改为曾十堡。

  • 岘

    即今吉林集安市西二十余里小板岔。 《北史·高句丽传》: 三国魏正始五年 (244) 讨高句丽,“幽州刺史毋丘俭将万人出玄菟讨位宫,大战于沸流。 败走, 俭追至岘, 悬车束马登丸都山,

  • 赶鱼河场

    即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清光绪 《盐源县志》 卷2: 赶鱼河场 “距县三百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