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司副使

三司副使

官名。三司次官。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以枢密院承旨孟鹄为之,权判三司事。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沿置,以员外郎以上历河东、河北、陕西三路转运使及淮、浙、江、湖等六路发运使充任; 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分置使时,亦分为三部副使,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西夏亦置。金章宗泰和八年(1208)省户部而置,一人,正三品,宣宗贞祐(1213—1217)中罢。


官名。宋置,为三司使的副职,员额一人,以员外郎以上曾任三路转运使及六路发运使者充任。因副使是三司实际主持者,故必须选任曾任上述职务者,以其有实际经验。按官位高低有同判三司使、三司副使、权三司副使、权发遣三司副使等官称。西夏亦以三司副使作为三司正使的副职。金三司副使员额一人,秩正三品。

猜你喜欢

  • 采访判官

    官名。唐置,属采访使。员额二人,分判尚书六行事及州郡簿书。后改为观察判官。参见“判官”。

  • 磬工中士、下士

    官名。《考工记》:“磬氏为磬。”北周据此置磬工中士,正二命;磬工下士,正一命。属冬官府司玉下大夫。

  • 军候

    官名。省称候,位次校尉。据《后汉书·百官志》,大将军营五部,部置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秩比六百石。官名。1、汉置,掌侦察敌情或维持军纪。《汉书·李陵传》:“会陵军候管敢为校尉所辱,亡降

  • 右校署丞

    官名。即右校丞。官名,汉置,即右校丞,属将作大匠,掌佐令帅右工徒修建宗庙、宫室、陵园等土木工程。参看“右校令”条。

  • 右龙武军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右龙武军统兵官,玄宗开元二十七年 (739) 置二员,从三品; 德宗贞元三年(787) 增为三员,为右龙武军大将军副贰。

  • 马褂

    服饰名。清朝官服之一。满语称“额伦代”。即是行褂,长只到股,袖只到肘,行军或旅行,主要是骑马时穿在袍服之外。自王公大臣以下官吏、庶民皆可用之。乾隆(1736—1795)中傅恒征金川归,喜其便捷,名之“

  • 蒙古军

    元代镇戍兵的一种。由内迁的蒙古人组成,驻屯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区,为专业性的军队,世代服兵役,军士之家称为军户。

  • 五官史

    官名,汉置,为长乐宫侍卫官。《后汉书·曹节传》:“节与长乐五官史朱瑀、从官史共普、张亮、中黄门王尊、长乐谒者腾是等十七人,共矫诏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

  • 管勾河桥官兼讥察事

    官名。金置于大庆关,员额一人,秩正八品。掌解系浮桥、济渡舟楫、巡视河道、修完埽岸,兼率埽兵四时功役、栽植榆柳、预备物料、讥察奸伪等事。下设同管勾一人,司吏二人。

  • 思悔候

    爵名。十六国后燕段玑被封此爵,见《晋书·慕容盛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