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官

三官

①大乐正、大司寇、司市合称。见《礼记·王制》。②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合称。③司马、司徒、司空合称。见《左传·昭公四年》。④指齐国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号令的三种官。见《管子·兵法》。⑤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三种官的合称。见《荀子·解蔽》。⑥西汉“上林三官”的省称。⑦魏晋南北朝“廷尉三官”或“建康三官”的省称。


三官,在不同时期、不同著述中指不同的三位官员,主要有以下几种:1、指大乐正、大司寇、司市三官,见《礼记·王制》。2、指司马、司徒、司空三官,见《左传·昭公四年》。3、指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三官,见《礼记·王制》。4、指管理农、商、工的田师、市师、器师三官,见《荀子·解蔽》。5、指军队中掌鼓、金、旗而发布军令的三官,见《管子·兵法》。6、指掌管均输、钟官、辨铜令三官,见《史记·平准书》。7、西汉“上林三官”、魏晋南北朝“廷尉三官”、“建康三官”的省称。

猜你喜欢

  • 咨议

    官名。① 曲氏高昌国所置官。② “咨议参军”省称。

  • 详断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二年 (1079) 置,属刑部,掌详断大辟狱案,设详断官领之。元丰(1078—1085) 改制,以其事归大理寺详断案,刑部不复详断。

  • 进士出身

    科举制度。进士科考第分五等,第三等即称“进士出身”。元、明、清诸朝规定,经殿试取录者共分三甲,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比德真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 魏虏传》: “曹局文书吏为比德真。”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主席

    官名。政府组织采取委员制的,其领袖委员称主席。如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省政府主席。

  • 上军佐

    官名。春秋晋置。上军将之副职。晋国军制分上、中、下军,皆设将、佐。

  • 司宰正卿

    官名。即光禄卿,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光禄卿。

  • 判司封司

    官名。北宋前期置,见“司封司”。

  • 领民别将

    官名。北魏置。《北齐书·步大汗萨传》:“父居,龙骧将军、领民别将。”参见“别将”。

  • 守光禄大夫

    官名,东汉置,即试用光禄大夫,掌顾问应对,无常事,唯诏令所使。凡诸国嗣之丧,则光禄大夫掌吊。《后汉书·孝顺帝纪》:“丁卯,遣侍中杜乔、光禄大夫周举、守光禄大夫郭遵、冯羡、栾巴、张纲、周栩、刘班等八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