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典军
官名。三国蜀、吴置。蜀后主建兴(223—237) 末,胡济曾任之,统诸军,封成阳亭侯,后迁中监军。吴置中、左、右典军,典宿卫禁军。东晋祖约代兄祖逖镇谯时,以戴洋为之,后迁督护。
官名,三国蜀吴皆置。蜀后主时,胡济曾任此职,统诸军。吴置左中右典军,掌宿卫禁军。《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臣不敏,言多增咎。”注:“亮公文上尚书曰……行中典军讨虏将臣上官雝……”
官名。三国蜀、吴置。蜀后主建兴(223—237) 末,胡济曾任之,统诸军,封成阳亭侯,后迁中监军。吴置中、左、右典军,典宿卫禁军。东晋祖约代兄祖逖镇谯时,以戴洋为之,后迁督护。
官名,三国蜀吴皆置。蜀后主时,胡济曾任此职,统诸军。吴置左中右典军,掌宿卫禁军。《三国志·蜀书·李严传》:“是臣不敏,言多增咎。”注:“亮公文上尚书曰……行中典军讨虏将臣上官雝……”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分染坊为东、西染院,改染坊副使为东、西染院副使。其后,用为武臣迁转之阶,属西班诸司副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
官名。南朝宋、梁置,为州属官。掌迎接新任长官诸事,多由长官挑选有孝行或文学之士担任。
官署名。北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置,掌交州、龟兹、占城、大食、注辇、于阗、甘州、沙州、宗哥等地贡奉与通使事宜,设监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内侍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鸿胪寺。官署
唐末及五代光台钱、光寺钱、光省钱、光院钱之统称,分见各条。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始以朝臣提举陕西等五路义勇保甲。元丰二年(1079),开封府界置提举保甲官。自置官署,称提举保甲司。后有保甲路分皆置。掌什伍其民,分番教阅武艺,进赏其优者。八年署
官署名。明朝内府贮库之一。属内府十二监之一的内官监,设宦官进行管理。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属官,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行夫下士三十二人,掌邦国传递之小事。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司行下士,正
①汉武帝所置武功爵第八级。其时国用不足,置赏官,称为武功爵。买爵者得试补为吏,最高可至乐卿。② 唐宋太常卿的别称。1、爵名,汉武帝武功爵的第八级称乐卿,汉武帝时民可买爵,一级十七万,买第五级官首的可补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税务处各股股长的副职,见“税务处”。
官名。南诏官,犹唐朝卿、监官,具体职掌待考。南诏官名。《新唐书·南诏传》:“(官)曰酋望、曰正酋望、曰员外酋望、曰大将军。”《旧唐书·南诏传》:“异牟寻遣酋望大将军王丘各等贺正,兼献方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