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司
唐、宋御史中丞别称。
唐、宋御史中丞别称。
参见“太子内直备身五职”。
军事机关名。国民党政府于抗日战争时在大中城市设置,以维持社会治安和统治秩序。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曾在南京、北平、武汉、昆明等地设警备总司令部,其组织规模相当于较小的绥靖公署。惟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
官名,东汉置,为郡县尉曹副长官,掌佐尉曹掾转运卒徒。
官名。北宋陪都应天府属官,或以京朝官签书判官之事,掌助理本府公事。
官制用语。宋朝经殿试合格进士的等级。北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0 )殿试进士,始分三甲取士。其后虽多分为三甲,但有时亦不分甲,有时则分二甲或五甲。分五甲时,此为最低一等,赐同进士出身。元、明以后,固定
官署名。元太宗十一年(1239),回回商人奥都刺合蛮扑买中原课税,十二年,立提领诸路课税所,以奥都刺合蛮为长官,掌管课税征收。奥都刺合蛮加倍征收中原课税,造成混乱,不久即废该所。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属官,掌供祭祀所用的牲畜。下设司牺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见“知寨”。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监军四人,官阶为职同军帅,为监军处理文书事务。
满语官名。汉译为“右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