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伯克

伯克

官名。维吾尔语音译。新疆回部旧制,凡官皆曰伯克。其职以号别之。清朝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各城派驻大臣统辖,回官则仍循旧名,唯改伯克世袭制为任命制,并分定额缺、品级,授予俸地。设官自三品至七品不等,额外空衔伯克无级,给顶戴。其职制最高者为阿奇木伯克,其次为伊什罕伯克。此外还有三十多种名目,如噶杂拉齐伯克、商伯克、哈资伯克等等,分理回务、赋税、工程、刑罚等项事务。道光八年(1828)定,三品至五品伯克由本城大臣填注履行,咨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覆核上闻,六品、七品咨送验放。故事,大伯克回避本城,小伯克回避本庄。光绪十年 (1884)新疆改建行省,各城分别改建府县,除阿奇木伯克、伊什罕伯克职秩较竣仍留原衔外,余皆裁汰。


伯克”是维吾尔语的音译。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伯克》:“清制于新疆委任本族办理地方事务,概各伯克,另加名目以别其职务。如阿奇木伯克总理回务,伊什罕伯克为副,噶币纳齐伯克掌理田赋,商伯克掌征输,哈子伯克掌词讼,都官伯克掌递送兵马粮饷文卷一切官物及分攒差务,密喇布伯克掌水利,明伯克掌千户之征输一切杂务,什和勒伯克掌驿馆薪刍诸务,帕察沙布伯克掌巡缉牢狱诸务,玉资伯克掌百户之征输一切杂务。”详见《清史稿·职官四·回部各官》。

猜你喜欢

  • 崇文观祭酒

    官名。三国魏明帝置。《三国志·王肃传》: “以常侍领秘书监,兼崇文观祭酒。”官名,三国魏明帝青龙四年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青龙四年)夏四月。置崇文观,征善属文者以充之。”《三国志·魏书·王

  • 亲王宾辅

    官名。明朝建文(1399—1402)中于亲王府置,二人,以辅弼亲王。进见时,侍坐,称名而不称臣,亲王侍之以宾师礼。永乐(1403—1424)初罢。

  • 刺客将

    武官名,汉置,掌领兵作战。《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博阳严侯陈濞》:“以舍人从砀,以刺客将入汉,以都尉击项羽荥阳,绝甬道,杀追士卒,侯。”

  • 奥鲁官

    官名。奥鲁为蒙古语,意即老小营,指征戍军人的家属所在。蒙古国时期,男丁充当军士出征,家口以千户为编制在后方或随军从事生产,经营畜牧和其他生产, 供应前方,称为奥鲁。灭金以后,在江淮以北区置奥鲁官(蒙古

  • 夏国王

    辽、金授给西夏国主的封爵。有时称大夏国王。李继迁、李德明和夏景宗元昊、惠宗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都曾获此爵号。

  • 内侍都知

    即“内侍省都知”。

  • 捕盗步军校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之职官。康熙三十四年(1695)设。正五品。满洲旗各三人,蒙古、汉军旗各一人,于各旗步军校内派委。掌率捕盗步军三百二十人,以缉捕盗贼。

  • 青绶

    青色印带。两汉魏晋南北朝,凡秩比二千石以上、中二千石以下官吏,如诸卿、郡守、杂号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等,皆银印青绶。故用以代指官吏等级。《三国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英雄记》:“今此行也,要当斩一

  • 司平太常伯

    官名。即工部尚书,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工部尚书。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工部尚书为司平太常伯。见《旧唐书·职官二·工部尚书》,参看“工部尚书”条。

  • 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

    见“开封府界提点”。官名。宋置,掌察畿内县镇刑狱、盗贼、场务、河渠之事。见《宋史·职官七·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