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儒林郎

儒林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始置,正九品上文散官,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改于秘书省置,十人,正七品,掌明经待问,唯诏所使。唐朝定制为正九品上文散官。北宋前期沿唐制,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徽宗崇宁二年(1103)改置为选人新阶官,从八品,取代旧阶官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防御、团练判官。金置以授从七品下文官。元改文官从六品,敕授。明朝为文官从六品,敕授。清朝为文官从六品封赠。


官名。唐代文散官正九品上称儒林郎,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宋承唐制,见《宋史·职官九·文散官》。金代儒林郎为从七品下,见《金史·百官一·文官九品》。元代为从六品,见《元史·百官七·文散官》。明代从六品升授为儒林郎,见《明史·职官一·吏部》。清代儒林郎为从六品,见《清史稿·职官一·吏部》。

猜你喜欢

  • 将作都将

    官名。北魏置。《魏书·酷吏·羊祉传》:“为将作都将,加左军将军。”领将作大匠所属工徒。北齐、北周不置。

  • 军正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尉迟惇曾任之。一说属夏官府。正四命。

  • 将作大监

    官名。隋文帝开皇二十年(600) 改将作大匠置,炀帝大业三年(607) 复名大匠,五年又改大监,正四品; 十三年又改为令。唐高祖武德(618—626)初复改大匠,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名缮工大监,

  • 浙江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浙江部、刑部浙江部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浙江部”。

  • 车府令

    官名。秦朝以赵高为中车府令。汉朝为太仆属官,置一员,主乘舆诸车。东汉秩六百石。三国魏沿置,六百石、七品。东晋、南朝皆隶尚书省驾部,梁、陈则为车府署长官,一班。北魏亦置,北齐、隋、 唐、 宋, 为太仆寺

  • 里吏

    秦汉时掌管里政的小吏。晋朝沿置。县率百户置一人,其土广人稀,听随宜置里吏,限不得减五十户。乡官名。犹里长、里正。《晋书·职官志》:“县率百户置里吏一人,其土广人稀,听随宜置里吏,限不得减五十户。”

  • 三司文书库

    见“文书库”。官库名。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置,又称金耀门文书库,掌收储三司积年文书等。因此又俗称故纸仓。

  • 辽西路钱帛司

    官署名。辽朝置,负责钱币铸造等事。

  • 侍卫司徒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侍卫司官员,在侍卫太保下。武官名。辽置,见“侍卫司(2)”。

  • 屯田客

    非皇帝所派而聚众屯田的首领。《三国志·魏书·赵俨传》:“屯田客吕并自称将军,聚党据陈仓,俨復率署等攻之,贼即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