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常侍
北魏初建国时八部大夫的别称。《魏书·官氏志》:“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
北魏初建国时八部大夫的别称。《魏书·官氏志》:“其八部大夫于皇城四方四维面置一人,以拟八座,谓之八国常侍。”
官名。秦汉管理车马的官吏。西汉太仆、詹事、水衡都尉及三辅官府均置厩令 (长),主帝后乘舆马匹,有丞。东汉或并或省。官名,也称中厩令,秦汉皆置,掌养马。西汉詹事、太仆属官皆有厩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即部落联盟的首领,其主要职务是军事统帅和主祭。传说中的颛顼、帝喾都是中国古代前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为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大酋长的产生,本是通过部落联盟的推选,即所谓“禅让”,但是在后期部落联盟时,
官名。北魏置。掌诸宫门卫。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39)定为从六品中。后称宫门仆射。
官名。东汉灵帝中平五年 (188)置,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以淳于琼任之,统于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官名,汉置,位在将军下,掌帅兵征伐、驻守或宿卫。《后汉书·盖勋传》:“勋时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
官名。明朝军制,两广地区总兵官挂印称将军者,曰征蛮将军。参见“总兵”。
官名。清末新编海军、陆军中设。设于海军者,为一舰之长; 设于陆军者,为一营之长。军官名。1、清朝陆军队长称管带。清末新军陆军编制为军、镇、协、标、营、队、排,队长称管带,步、马、工程、辎重、交通、
官名。西汉置,属京兆尹,为京县长安的正副主官,掌长安县政事。北周与隋,长安令、丞亦为京县的正副长官。唐代长安令丞为赤县令丞之一,参见“赤县”。
官名。即将作少监,隋文帝将作寺次官,开皇二十年(600) 改称少监,炀帝大业三年(607)复名少匠,五年又改为少监,十三年改名少令。唐高祖武德(618—626)初改名少匠,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定名
宋朝左右金吾引驾仗司省称。
官名。战国置。《善斋吉金录》卷一四页三著录有战国官印文: “右闻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