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北京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北京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北洋政府时期国家元首的名称之一。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月二十日临时执政段祺瑞被逐后,北洋政府“元首”虚位,暂以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权的形式作为过渡。这时北阀军节节胜利,吴佩孚、孙传芳相继失败,北洋军阀残余势力不得不推重距离南方较远而保存实力较多的奉系张作霖。同年十二月一日,张作霖在天津就任安国军总司令,以孙传芳和张宗昌为副司令。十六年(公元1927年)六月十八日用共同“推戴”的方式,改安国军大元帅为陆海军大元帅,成立军政府。依照同日公布《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的规定,大元帅总揽陆海军全权,在军事期间并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军政府大元帅之下设国务院,以国务院总理与各部总长为国务员,辅佐大元帅处理政务,由大元帅任命。大元帅命令须经国务院总理副署,关系各部的并由各部总长联带副署。因为国务员实际上已成了大元帅的属吏,副署制度仅是一种形式。军政府时期除军政府之外没有任何性质的代议机关或民意机关的形式,大元帅不对任何机关负责,实际上是一种军事独裁制度。

猜你喜欢

  • 宁寇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五班,拟智武将军等号。

  • 左右游击率上士

    官名。《周礼》无此官。汉始置游击将军,魏晋沿置,至南朝梁陈为宿卫军将领之一。北周仿此职置左右游击率上士,正三命,属夏官府武伯中大夫。《隋书·礼仪志》载其职掌为“掌游击之士。其队器服皆玄, 以青为饰。”

  • 三司帐籍司

    官署名。宋太宗淳化二年(991) 置,设主判官一人,掌有关帐籍之事。四年并归三司开拆司。

  • 行通政院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通政院分官四员,前往江南四省整理驿站,又称江南分院。成宗大德七年(1303)罢。

  • 镇都大将

    官名。北魏于缘边诸镇置,为镇的长官,管理辖区内的军务及民政,地位甚高,多任用鲜卑宗室,如拓跋他以镇西大将军为虎牢镇都大将。其下设都副将以佐之。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时皆未载

  • 不禄

    周朝士死于官位之讳称。《公羊传·隐公二年》: “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礼记·曲礼下》: “士曰不禄。”孔颖达疏: “不禄,不终其禄也。”

  • 学土使

    使职名。唐朝内诸司使之一。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置学士院后,设中使以主院务,即学士使。昭宗天复(901—904)中,宦官韩全海等遣中使二员监学士院,为学士使,掌传宣回奏,并暗中监视皇帝与诸学士密议

  • 县威仪司

    官署名。元置,管理县内道教事务,有道录、道正、道判等职。道士词讼除刑事犯罪归地方官府审理外,其他均由道官处理。道士与百姓间的诉讼,由地方官府会同道官处理。

  • 固山厄真

    即“固山额真”。

  • 东路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机构。文宗至顺二年(1331)正月,由东路蒙古军上万户府改置,隶大都督府。秩正三品。仍统钦察、乃蛮、捏古思、那牙勤等千户军。置营辽阳,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设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