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六路

十六路

政区名。南宋绍兴十一年(公元1140年)宋金和议成,旧时京东东、京东西、京畿、京西北、河北东、河北西、河东、永兴诸路全沦于金,秦凤路诸州亦多不为宋所有,其时疆域,东尽明越,西抵岷嶓,南至琼崖,北达淮汉,尚存两浙(绍兴三十二年即公元1162年复分两浙路为浙东、浙西)、两淮(淮东、淮西),江南东、西,荆湖南、北,四川(成都、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宋人称为四川路,南宋时改梓州路为潼川路),福建,广南东、西,共十五路,而旧京西南路残存襄阳一府,随、房、均、郢四州及光化、枣阳二军,仍称一路,合为十六路。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曾合江南东、西为一路,至绍兴初复分,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因郑刚之请,复分利州为东西两路,而乾道四年(公元1168年)又合为一路。因此,南宋时期以十六路的建制为时最久。

猜你喜欢

  • 郎中车将

    官名,西汉置,属郎中令(光禄勋),主车郎(车郎中),秩比千石,掌护御车。分左右。《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郎中令》:“郎中有车、户、骑三将,秩皆比千石。”注:“如淳曰:主车曰车郎,主户卫曰户郎。《汉仪注》

  • 扬武将军

    官名。东汉光武帝建武(后25—后56)初置,东汉末曹操亦置。统兵出征。南朝宋列为五武将军之一。三国魏、晋、南朝宋皆定为第四品。十六国前秦、后秦、后凉、西凉、西秦亦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

  • 左螭

    起居郎别称。洪迈《容斋四笔》卷一卫《官称别名》: “唐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起居郎为左螭,舍人为右螭,又并为修注”。

  • 稽查处

    官署名。清末巡警部所属。专掌稽查坛庙警卫,兼理稽查内外城地方违警之事和应责事件、交查要件。设总办、会办各一人,为正副主官,帮办二人,协助办事;委员三十四人,分理本处事务。

  • 尚书大行台

    魏晋以后,朝官称台官,在地方代表朝廷行尚书省等事的机构则称为行台;为征伐而设置,任职人的权位又特重的,则称大行台,北魏称尚书大行台。见《通典·职官四》。官署名。北魏置。见“行台”。

  • 屯骑校尉

    官名。①西汉武帝始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有丞、司马等属官,位次列卿。掌本营骑士,戍卫京师,兼任征伐。东汉初改名“骁骑校尉”,建武十五年(后39)复故,隶北军中候,为北军五校尉之一,秩比二千石

  • 诸乣详稳

    官名。金置,秋从五品,员额一人,掌守戍边堡,余同谋克。其副职为么忽,所属有习尼昆,挞马等。参见“猛安谋克”。

  • 土官

    元、明、清三朝对少数民族地区世袭地方官之统称。明中期以后又称“土司”。元始设,凡以少数民族首领任地方官者即称之,其名号与流官无别。明清沿元制,且有发展。专设名号,以别于流官。又以领土兵及守土之别,分为

  • 国子正

    官名。北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改国子监学正置,正九品。宣和三年(1121),改为太学正。

  • 众议院请愿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众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理事一人或数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设三十七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二十五人。掌审查请愿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