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夏官

夏官

①官署名。(1) 西魏、北周夏官府简称。(2) 兵部别称。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兵部改名。后代即沿用以称兵部或其首长。(3) 太平天国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地、春、夏、秋、冬定名,夏官即兵部。②官名。(1) 传说颛顼氏所置五官之一。参见“春官”。(2) 《周礼》六官之一。《周礼·夏官·序官》: “乃立夏官司马,使率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参见“天官”。(3) 明初四辅官之一。参见“春官”。(4) 太平天国兵部正、又正、副、又副之官统称。(5) 太平天国朝内官夏官正丞相、夏官又正丞相、夏官副丞相、夏官又副丞相。又,女官中朝内官所置夏官正、副丞相,亦称。


官名。1、黄帝时有春夏秋冬中五官。《史记·五帝本纪》:“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注:“《集解》应劭曰: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张晏曰:黄帝有景云之应,因以名师与官。”

2、周朝以司马为夏官,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之一,掌军政、军赋,佐王平邦国。见《周礼·夏官》。

3、唐朝武则天改兵部尚书为夏官。《新唐书·百官一·兵部》:“尚书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下。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注:“(武则天)光宅元年,改兵部曰夏官。”

4、唐朝司天台有夏官。《新唐书·百官二·司天台》:“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中官正,各一人,正五品上;副正各一人,正六品上。掌司四时,各司其方之变异……元日、冬至、朔望朝会及大礼,各奏方事。”

5、明初为四辅官之一。《明史·职官一》:“(洪武)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九月置四辅官,以儒士王本等为之。以王本、杜祐、龚斅为春官;杜斅、赵民望、吴源为夏官,兼太子宾客。”

6、官署名,为夏官府的简称。西魏、置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府,以大司马卿为长官,夏官府都上士为佐,主军政、官员迁调、军用库藏及牲畜车辆,掌征伐、统兵宿卫和练兵讲武。北周沿置,隋文帝置。

猜你喜欢

  • 司户书佐

    官名。隋初州置户曹参军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以州统县,改户曹参军事为司户参军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炀帝改州为郡,改司户参军事为司户书佐,主民户之事。

  • 参议机务

    唐朝宰相职衔名义。《唐会要》卷五一《名称》: “唐隆元年(710)六月,刘幽求除中书舍人,参议机务。”

  • 北王府郎君

    即“北 (大王) 院郎君”。

  • 贼曹尚书

    官名。三国吴尚书台诸曹尚书之一。《三国志·薛综传》: “入守贼曹尚书,迁尚书仆射。”官名,三国吴置,为贼曹长官,主盗贼事。《三国志·吴书·薛综传》:“黄龙三年,建昌侯虑为镇军大将军,屯半州,以综为长史

  • 襄尹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新序·杂事一》:“楚庄王既讨陈灵公之贼杀夏征舒,得夏姬而悦之”,“后襄尹取之。”

  • 司固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掌固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统司固中士。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参见“掌固”。、中士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有掌固上士二人,下士

  • 媒曹属

    官名。见“公府媒曹”。

  • 中亮大夫

    官名。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及内侍阶官名,改客省使、宣庆使置,从五品。金朝为内侍阶官,正六品上。官名。宋置,详“中侍大夫”条。

  • 右车骑将军

    官名。东汉末及三国蜀后主时均曾分置车骑将军为左、右,为领兵武职。参见“车骑将军”。将军名,汉置车骑将军,掌帅车骑士作战,位比公,权势颇重。东汉灵帝中平元年置左、右车骑将军,三国蜀后主时也置左右车骑将军

  • 羽檄

    即羽书。皇帝征召军队的一种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尽快传递。《汉书·高帝纪》:“吾以羽檄征天下兵,未有至者。”颜师古注: “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