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庶子

太子庶子

东宫属官。秦、西汉隶太子太傅、少傅,东汉隶太子少傅,秩四百石。值宿东宫,职比郎官,无员额。别有“太子中庶子”,侍从太子左右,位在其上。三国因之,魏五品。两晋员四人,或隶太子詹事,或隶太子二傅,五品。为太子的亲近侍从官,献纳规谏,职比散骑常侍、中书监令,其任渐重,或以郡守参选。南朝沿置,隶太子詹事。宋五品,梁九班,陈五品、六百石。北魏略同,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从四品上。北齐员四人,主管太子典书坊,为东宫要职,从四品上。隋、唐置太子左、右庶子,分主太子门下坊(左春坊)、典书坊(右春坊),历朝因之。


官名。古时天子及诸侯皆置庶子,天子之庶子掌诸侯庶子之戒令,有大事则听太子之令。秦汉置太子庶子,西汉属太子太傅、少傅,东汉属太子少傅,秩四百石,职如郎官,值宿东宫。另有中庶子,侍从太子左右,位在庶子上。三国魏晋沿置,有的属太子詹事,有的属太子太傅少傅。北齐太子庶子领典书坊,太子中庶子领门下坊。隋朝太子庶子分左右,左庶子二人,领门下坊,右庶子领典书坊。唐朝左庶子领左春坊,右庶子领右春坊。左春坊庶子二人,正四品上,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总司经、典膳、药藏、内直、典设、宫门六局等。右春坊庶子二人,正四品下,掌侍从、献纳、启奏等。宋、明沿置。清朝左右春坊庶子各满汉一人,掌记注编修事,其职与翰林院侍讲、侍读、编修、检讨等类同,与秦汉隋唐的太子庶子之职事大不相同。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傅》、《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少傅》、《新唐书·百官志·东宫官》、《历代职官表·詹事府》。

猜你喜欢

  • 治粟内史丞

    官名。秦置,员二人,为治粟内史副职,秩千石。汉景帝后元年(前143)治粟内史更名大农令后改名大农丞。官名,汉置,为治粟内史之副,员二人,佐其行职事,后改称大农丞。参看“治粟内史”条。

  • 巡边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四年(716)曾以御史中丞姜晦为之。官名。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六月,因程异之请,以左金吾大将军胡证充任京西京北巡边使,所经过州镇,与节度、防御使、刺史审量利害,具事实奏闻。

  • 太子桂坊

    官署名。唐置。《唐书·百官四上·东宫官·司经局》:“龙朔三年,改司经局曰桂坊,……比御史台,以詹事一人为令,比御史大夫,司直二人,比侍御史……(龙朔)三年,改司经大夫曰桂坊大夫,纠正违失。”《通典·职

  • 特任

    民国时期文官任用的方式之一。特任官高于简任、荐任与委任。北洋政府规定,由大总统特令任用,如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属之。国民党政府规定, 凡国民政府以特令任命者为特任官,如各部会的长官。

  • 宣慰安抚使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遣谏议大夫魏征宣慰山东,遇事可按具体情况全权处理;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萧复为江淮等道宣慰安抚使。遇事可按具体情况全权处理。

  • 随路诸色人匠都总管府

    官署名。元英宗至治三年(1323)由缮珍司改立,秩正三品。领以达鲁花赤一员、总管二员,下设同知、副总管。辖上都诸色民匠提举司、大都等路诸色人匠提举司等大小机构三十余所。官署名。元中统五年(公元1264

  • 司戈盾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戈盾类兵械器具,负责颁发使用。《周礼·夏官》:“司戈盾,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四人”,“掌戈盾之物而颁之祭祀,授旅贲殳,故士戈盾。授舞者矣,亦如之。军旅

  • 土百长

    武职土官名。清制,青海地区置二十六人:设于黄河、大江、雅砻江、澜沧江、怒江各地;西藏置五十二人:分布在喀喇乌苏河南岸各地。

  • 局丞

    官名。明太祖洪武二年 (1369) 于太子东宫六局分置,各一人,以宦官担任。二十八年改设二人,定从五品,掌侍服之事。官名。北齐设局丞,如乐器局丞、器作局丞、仗库局丞、典作局丞、车舆局丞等,为该局主要官

  • 两京诸市署令

    见“两京诸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