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奉天府尹

奉天府尹

官名。清代顺治年间建奉天府,设兼管府事大臣一人;尹,满洲一人;丞,汉一人。其属有:治中、围场通判、库大使、经历、司狱、巡检兼司狱、府学教授各一人。所辖海防同知、军粮同知各一人,承德县知县、典史各一人。府尹掌管留都治化与其禁令,小事自决,大事奏请。见《清史稿·职官三·奉天府》。


官名。为清代陪都盛京的行政长官。清初,盛京地方设辽阳府,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改为奉天府,设府尹一人,掌盛京地方之事。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规定由盛京将军节制。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军政分治,援顺天府之例,由盛京六部侍郎一人兼管。至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改革奉天吏治,又改由盛京将军兼管。府尹则加二品衔右副都御史行巡抚事,规定奉天府仿各省巡抚之制治理地方。据光绪三十年《清缙绅全书》所载,奉天府所属地方有锦州等五府,凤凰直隶厅等四厅,辽阳等六州及承德(治所在奉天府城内)等二十六县。府尹之下有丞、驿巡道、军粮同知各一人(以上均自有其衙署),经历、司狱各一人,书吏十九人。除府尹为满员外,自府丞以下均为汉人。清初又设推官一人,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省。所属各府、厅、州、县、分别设知府、同知、知县等官。

猜你喜欢

  • 司士中大夫

    官名。北周《周礼》夏官之属有司士下大夫二人,掌理群臣的名籍,主管黜陟、计比、征召的政令及正朝仪等事。北周依《周礼》之制置司士中大夫,正五命,属夏官府。任此职者见《周书·裴宽传》:“武成二年(公元560

  • 参议院内务股审查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的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理事各一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十一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七人。掌审查内务事项。

  • 保兀儿赤

    即“博尔赤”。

  • 内秘书侍御中散

    官名。北魏置,为内秘书属官,由皇帝所信任的侍御中散官充任。《魏书·游明根传》:“(游肇)幼为中书学生,博通经史及苍、雅、林说。高祖初,为内秘书侍御中散。”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罢。

  • 司津使者

    官名。见“司津监”。

  • 普通科

    官署名。清末各省提学使司所属六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理本省优级、初级师范学堂、中等学堂、女子师范学堂、女子中学堂、小学堂之教课规程、设备规则,以及关于管理员、教员、学生等一切事务。

  • 建筑科

    官署名。① 清末陆军部军需司所属三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掌本部直辖各镇、各学堂及军营工程建筑,管理陆军所属官有财产,并筹备制造军用器具。置科长、科员、录事。②清末学部会计司所属二科之

  • 女祝史

    宫官名。南朝宋明帝置。四品。

  • 銮仪卫掌卫事大臣

    官名。清朝銮仪卫长官。初名“总理銮仪卫事内大臣”,顺治九年 (1652) 改此称。额设一人,无专员,以满、蒙王公大臣兼授,正一品。掌卫之政令。

  • 殿中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员一人,六品,掌典禁兵督守殿廷。西晋员十人,六品,分隶左、右卫将军,朝会宴飨及乘舆出入,直侍左右,夜开宫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多选清望之士充任。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中改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