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宣义郎

宣义郎

① 官名。隋朝谒者台之职官。炀帝大业三年(607)设,四十人,正七品,主出使。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置,为新寄禄官,从八品,取代旧寄禄官光禄、卫尉寺丞、将作监丞。② 散阶称号。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从七品下文散官,男爵出身者由此叙阶。亦作“宣议郎”。明朝为文职正七品中属吏员出身者之封阶,改作“宣议郎”。清沿明制,为文职正七品中属吏员出身者之封赠,亦作“宣议郎”。


官名。唐代文阶官从七品下称宣义郎。见《新唐书·百官一·吏部》。清代文阶官正七品,吏员出身,授宣义郎。见《清史稿·职官一·吏部》。

猜你喜欢

  • 长官司

    地方政权机构名。元朝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又称“蛮夷长官司”。秩如下州,设达鲁花赤、长官、副长官等,多以土人为之。明、清沿元旧称,只作为土官世袭的地方政权。湖广、四川、云南、广西、贵州等省设有。设长官

  • 霝龠

    官名。西周设置,《大克鼎》有“易汝史、小臣、霝龠、鼓钟”之语。郭沫若说:“霝龠、鼓钟亦与史、小臣为对,均是官名。霝龠殆《周官》之籥师。”《周礼》中的籥师属于春官,掌教国子舞羽吹籥。

  • 掌醢令

    官名。隋朝光禄寺掌醢署长官,置一员,从八品下,炀帝大业三年(607) 升为正七品。唐朝沿置,一员,正八品下。掌供醯醢之属而辨其名物。北宋初存其名,极少除授。明洪武八年(1375)改光禄寺为光禄司,置为

  • 机干

    宋朝主管机宜文字、主管书写机宜文字与干办公事合称。官名合称。见“机宜”。

  • 左宗正

    官名。明清宗人府之副长官。分掌皇族属籍、纂修玉牒之事。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设,左、右各一人,位宗人令下。以勋戚大臣兼充,正一品。清顺治九年 (1652) 沿设,左、右各一人,位宗令下。初由亲

  • 世袭罔替

    清朝袭爵之制。天聪五年(1631)初定世袭之制,凡立军功或阵亡者,国家赏恤爵位,准子孙世代承袭。凡世爵皆有袭次,其不计袭次与国长存者,则加“世袭罔替”。宗室中亲王加“世袭罔替”者即俗称之“铁帽子王”,

  • 巡抚副大使

    见“巡抚大使”。

  • 玄坛丞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道观为玄坛置,为玄坛监之副职。

  • 洛阳诏狱

    监狱名。东汉光武帝罢西汉中都官狱二十六所,京师惟留廷尉诏狱与洛阳诏狱。三国魏与西晋亦都洛阳,依东汉旧制置洛阳狱。

  • 军武库令

    武官名。汉置,掌军中武库。杜钦曾为大将军武库令, 见《东汉会要·职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