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宣慰使

宣慰使

官名。元朝地方行政机构宣慰使司之长官。每司设三人,掌军民之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以土人为之,世袭。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系土官官署宣慰使司之长官。湖广、四川、云南等省设有。从三品。管所辖土兵及司事,受地方长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兵部。详“土官”。


官名。唐宪宗元和十四年,以杨於陵任淄青十二州宣慰使。见《旧唐书·杨於陵传》。元代在山东东西道、河东山西道、淮东道、浙东道、荆湖北道、湖南道等置宣慰使司,司设宣慰使三人,从二品,掌军民之务,省有政令则宣布于郡县,郡县有请则汇报于省。其属官有同知、副使、经历、都事等。见《元史·百官七·宣慰使司》。明代宣慰使为从三品,为少数民族土官中最高官职,为武职、世袭;类似今天的军分区司令。其佐属官员有同知、副使、佥事、经历、都事等。见《明史·职官五·土官》。清代沿承明制,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此官。见《清史稿·职官四·四川宣慰使司》。

猜你喜欢

  • 南京栗园司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掌管种栗等事。官署名。辽置,典南京栗园。属南面京官。

  • 祀礼长

    官名。东汉王国官。一作祠祀长。官名,即祠祀长,东汉王国置,掌祠祀,秩比四百石。见《后汉书·百官五·王国》。

  • 平江善农提举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五品,隶隆祥使司。原为平江田赋提举司,文宗天历三年(1330)改善农提举司,掌大承天护寺田产。置达鲁花赤、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 司歌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初为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为乐部中大夫属官。掌祭祀或宴饮时歌人唱歌等事务,任此职者须懂音律、能歌。下设司歌下士

  • 执讯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武职流外八班中的四班,代旧“广威将军”,大通三年 (529) 定制后,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班。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四班,代旧广威

  • 营司马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刘备为左将军时置,以庞羲任之。建安二十四年,马超等上刘备为汉中王,表于汉献帝,在表中庞羲排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前。官名,东汉末年刘备置,掌领兵作战。《三国志·蜀书·

  • 内苑使

    官名。即“内园使”。

  • 举人

    选举制度。其称始见于汉,因由各地官吏荐举,故名。后俗称举人。专指科举制度中应贡举考试的各科士人。隋、唐时为进士科由官府特别是州、县、馆、监送往尚书省参加礼部或吏部考试者。宋朝举人登科即授官,应试不合格

  • 宣庆使

    官名。①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禅泰山后特置,位在宣政使之上,为内侍高级阶官。朝参位在东班前,称为班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六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阶

  • 优监

    清朝监生之一。顺治(1644—1661)中,直省不拘廪生、增生、附生,选文学兼优者,大学二人,小学一人送国子监。雍正(1723—1735)中始分贡、监。廪生、增生准做优贡,附生准做优监。监生名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