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对策

对策

古代考试方法。皇帝或主考官的提问叫策问,应试者的回答叫对策。汉朝皇帝以政事经义为题征询臣下意见,或以其文辞定高下,作为选拔官吏的一种方法。南朝宋明帝泰始中(465—471)规定,策试“秀孝”五条问题,全对者为上等,对三四条者为中等,对两条者为下等,余不入等,北魏时则在中书省对策。自隋朝设进士科及实行科举制后亦时用之。


选拔考试官吏的一种方式。汉朝选拔官吏,要考试,对策,是其考试方式之一,皇帝或大臣出题,让受考试者回答,陈述自己的认识见解。《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元光五年……太常令所征儒士各对策,百余人,弘第居下。策奏,天子擢弘对为第一。”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对策者,应诏而陈政也……策士之制,始于汉文(帝)。”

猜你喜欢

  • 宫门仆

    官名。北魏置。掌诸宫门卫。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39)定为从六品中。后称宫门仆射。

  • 宫门大夫

    官名。即太子宫门大夫。

  • 升平署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属机构。掌承应宫廷奏乐演戏之事。初称“南府”,道光七年 (1827) 改是称。设管理事务大臣一人司之,下设司员、笔帖式、副催长、披甲等员分理事务。以太监为内学学生,以民人为外学学生

  • 知礼仪院事

    见“礼仪院”。

  • 遥辇帐节度使

    官名。辽置,为遥辇帐节度使司的主官。见“遥辇帐节度使司”。

  • 丞直

    官名。即“太子内坊丞直”。

  • 百工监副监

    官名。隋朝行台省百工监次官,置一员,视从八品。唐朝将作监百工监次官,置一员,从七品下。

  • 六典

    ① 周朝六种治国法典合称。即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属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六官分掌。《周礼·天官·大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

  • 内直郎

    官名。①东宫官。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置为左春坊内直局长官,员二人,从六品下,掌符玺、伞扇、几案、衣服之事。北宋存其名而罕除授。金朝东宫宫师府置,正七品。②散阶名称。金海陵王天德 (1149—11

  • 神乐观右知观

    官名。参见“神乐观左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