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

官名。隋朝始置,为尚书省工部长官,员一人,正三品,掌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唐朝沿置。中叶后渐成虚衔,部务由侍郎主持。又因工部居六部之末,故诸部尚书多由此起迁。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司平太常伯,咸亨元年 (670) 复旧。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 再改冬官尚书,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宋承唐制,因城池土木工程式皆隶三司修造案,尚书无所掌,为三品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 改制后, 始实掌本部事, 从二品。 掌百工水土之政令,稽其功绪施以赏罚。南宋初,尚书与侍郎仅置其一,孝宗隆兴 (1163—1164) 时各置一人。辽南面官亦置。金熙宗天眷三年。(1140) 置,正三品。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定制三人,正三品。明初沿置,员一人。洪武六年 (1373) 增一人。十三年罢中书省,升部秩,改正二品。建文 (1399—1402) 中升正一品,成祖即位,复旧制。宣德 (1426—1435)中,以尚书或侍郎一人提督易州山厂。嘉靖 (1522—1566) 中革,改设主事管理,又以工程浩繁,增置尚书一人,专督大工。永乐 (1403—1424) 迁都前曾置行在六部,设尚书。迁都后官署北移,不称行在,原南京官署加南京二字,亦置尚书一人,秩同北京。仁宗即位,复称行在,除南京字。正统六年 (1441) 复永乐迁都后制。清朝顺治元年 (1644) 改原工部承政为尚书,综理部务。满、汉各一人。初满员正一品,汉官正二品。十六年改均正二品。康熙六年 (1677)复旧品秩,九年仍改定正二品。雍正八年 (1730) 均升从一品。光绪三十二年 (1906) 革工部,遂废。


官名。隋始设工部尚书,掌管工程建筑,为工部长官。汉朝的水土工程虽也归司空掌管,但司空并非掌管工程的专官,而是与太尉、大司马、丞相共同执政的官员;尚书中也无专管工程的;所有的工程,实际职务都在将作寺与都水台。隋以后,历代都设工部尚书。唐宋以后,工部为六部中最末一部,郎官的升迁总是从工部开始,工部尚书是尚书中资历最浅的,明朝还有时以总工头为工部尚书,添设在正员以外。后代也称工部尚书为大司空。见《隋书·百官下·尚书省六曹》、《新唐书·百官一·工部》、《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工部尚书》。

猜你喜欢

  • 督办盐政处提调

    官名。清末置,见“督办盐政处”。

  • 铸■务

    官署名。北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 改在京铸钱监置。掌造铜、铁、鍮石(黄铜)诸器及铙、钹、钟、磬等。设监官,以京朝官、三班使臣充任。

  • 安后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八安将军之一,只授予在朝中任职的官员。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为重号将军; 大通三年(529)改定官制后,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沿置,拟三品,比秩

  • 神锐总管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神锐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 督办京都市政事宜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京都市政公所的长官,见“京都市政公所”。

  • 行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出征时督率诸将。职掌略同领军。三国蜀亦置。见《三国志·夏侯渊传》。官名,东汉建安年间曹操置领军,掌督率禁军、督率诸将。《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十四年

  • 编置司

    官署名。清末法部八司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京外奏咨减等、盗犯定地、编发给官兵为奴事项,并复核奉天、吉林、黑龙江、山西、山东、察哈尔右翼、绥远城、归化城刑事民事案件。置郎中三人,员外郎五人

  • 俸银禄米制

    清代的俸给制度。其制是银米兼支。米视俸而定,每银一两并给米一斛,银有零头者以米之升合准之。在外文官俸银与京官同,不给禄米。正俸之外,按职务等级另给银钱,称为养廉银。文职养廉银始于雍正三年(公元1725

  • 汉学

    官学名。西夏置,用汉族语文进行教学。西夏统治者鉴于固有文化远较汉族落后,对汉族文化采取积极吸取的政策。贞观元年(公元1101年),御史中丞薛元礼上书请求尊行儒教,崇尚诗书,重视汉学。崇宗采纳其议,命于

  • 关防

    明清印信之一。形制长方,阔边朱文。明洪武(1368—1398)年间创制。朱元璋为防止群臣予印空白证明,改用半印,以便拚合验对。取“关防严密”之意,故名。清朝部分官员用印,而临时性机构或办理财经、工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