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差遣

差遣

官制用语。宋朝任官制度,有官、职、差遣之别。宋初,分命朝臣领内外之事,三省六部及诸寺监正官皆阙而不除,止为代表官位、俸禄等级的寄禄官,遂有官与差遣之别。北宋前期,枢密使、三司使、判省事、判部事、判寺事、判监事、知谏院、知审官院、知审刑院及转运使、提点刑狱、知州、通判、知县等,皆属差遣,即指官员所任实际职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三省六部、诸寺监官复为差遣。两宋时期,唯以差遣为资序。职指馆职、贴职,为一种加官。


宋朝初年,权集中央,委派京城朝官执行地方长官职务,称为“差遣”。台、省、寺、监、院等中央机关也无专职,大小官员均以“差遣”名义出入内外,典领其他职务。官位仅用来区别品级高低和俸禄多少。

猜你喜欢

  • 左神策军护军中尉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置,以宦官为之,禁军最高统兵官之一,权倾天下,皇帝废立,多出其可否。

  • 司蕃

    官名。即礼部主客司,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主客。

  • 玉府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玉府上士佐官,正二命。

  • 右骑侍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骑侍下士”。

  • 后土

    官名。上古时代掌管土地事务的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土正曰后土。”杜预注: “土为群物主,故称后土。”古代田官名。《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又“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

  • 奉迎使

    使职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以睦王李述为奉迎使、工部尚书乔琳为副使,分道访求太后。宋朝亦置,钦宗靖康元年 (1126) 以赵野为道君皇帝行宫奉迎使,迎奉道君皇帝。

  • 宰官令

    官名。北魏置。掌供御膳。《魏书·慕容白曜传》:“(慕容契)迁宰官令,徵好碎事,颇晓工作,主司厨宰,稍以见知。”

  • 冢司马

    官名。西周置。西周师旅中有司马、掌马政,冢司马即其长。见《��鼎铭》。见于省吾《略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自’及其屯田制》(《考古》一九六

  • 都督七军

    武官名。三国魏置,掌征伐。曹仁曾任此职,不常设。见洪饴孙《三国职官表》。

  • 东西上閤门副使

    东上閤门副使与西上閤门副使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