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战国诸郡

战国诸郡

政区名。据杨宽《战国史》附录一《战国郡表》所载,魏国有:河西郡、上郡,均为魏文侯时置;河东郡,为抗秦而设;方舆郡、宋郡,原为宋地,齐破宋后属齐,魏取其地后设郡。赵国有:上党郡,魏分晋上党地置:雁门郡、云中郡,原为楼烦地。赵武灵王破楼烦、林胡后置;代郡,原为代国地,为赵襄子所灭,赵武灵王时置郡。韩国有:上党郡,韩分晋上党地置,三川郡,韩宣王时置;上蔡郡,韩厘王时置。楚国有:宛郡、汉中郡,均为楚悼王时置;新城郡,原为韩地,后为楚所得,怀王时置郡;江东郡,楚怀王灭越后置;黔中郡,楚威王时置;巫郡,楚怀王时已设郡。燕国有:上谷郡、渔阳郡、辽东郡、辽西郡、右北平郡,均为秦开破东胡后置。七国中唯齐国不设郡。秦国在统一六国后除京师地区的内史外,共分三十五郡,都是在战国时期统一六国的过程中陆续设置的,有一些郡则是五国原设而秦沿置的。战国时秦国除三十五郡外还有陶郡,原为宋地,齐灭宋后属齐,后为秦所得,作为魏冉封邑,魏冉死后置为郡,后为魏所攻取,秦灭魏后未再设。参见“三十六郡”。

猜你喜欢

  • 右班都知

    宦官职名。宋内侍省与辽三班院均置,为右班宦官的领班。

  • 无难督

    官名。三国吴置。统无难士,负责侍卫帝王,亦用于征战。分置左、右部,各以无难左、右部督领之。地位颇重要,孙虑曾以右将军为之。官名,三国时吴置,掌护卫皇帝,领无难士。《三国志·吴书·孙和传》:“权欲废和立

  • 序班

    官名。① 明朝内阁之属官。掌诰敕之誊副缮正之事。分在诰敕、制敕两房办事,位在中书之下。②明清鸿胪寺之属官。掌殿廷行礼侍班、齐班、纠仪及传赞之事。明洪武九年(1376)设,十六人,从九品,隶殿廷仪礼司。

  • 典农

    “典农中郎将”、“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等官的简称 (参见各条)。《三国志·后妃·明悼毛皇后传》: “迁 (毛) 曾散骑常侍,后徙为羽林、虎贲中郎将,原武典农。”泛指典农诸官,也作为“典农中郎将”、

  • 右射声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射声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下设右射声率中士、右射声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典铠都尉

    官名。三国魏置。《太平御览》卷二四一《都尉》条引《魏略》:“积弩都尉,秩比二千石,后更为典弩都尉。又有典铠都尉,秩与典弩同,皆属积弩。”官名,三国魏置,掌铠甲。《太平御览》241卷《都尉》条引《魏略》

  • 司固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掌固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统司固中士。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参见“掌固”。、中士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有掌固上士二人,下士

  • 只哈赤

    蒙古语,意为“渔人”。指蒙、元宫廷、投下捕鱼人户及掌管渔务官员。

  • 副都纪

    官名。管理道教事务之道官。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于各府,为道纪司之副长官。府各一人,未入流,设官不给禄,颁发度牒。与都纪共同掌领一府之道人。清沿明制,例由礼部拣选通晓经义之道人充补,移咨吏部注册。

  • 燕京统军司

    即“南京统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