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押运参政

押运参政

官名。明制以布政使司参政掌押运漕粮进京之事,称押运参政,见《明史·食货志三》。

猜你喜欢

  • 西铨

    唐代由吏兵二部侍郎主持的铨试的一组,即“中铨”,见该条。

  • 和硕贝勒

    清入关前对八旗旗主之称呼。满族早期,贵族皆称贝勒。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其子侄八人分统八旗,封和硕贝勒。和硕,满语意为“方面”。当时八和硕贝勒亦称八“固山贝勒”,或八“固山王”,地位尊于其他贝勒,可参与议论

  • 蒙古国子监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掌蒙古国子学,隶蒙古翰林院,秩从三品。仁宗延祐四年(1317),升正三品。七年,复降为从三品。置祭酒一员,从三品; 司业二员,正五品; 监丞一员,正六品。官署

  • 巡警

    ①宋朝巡检使之别称。以其有巡行警备之责,故名。② 明朝巡捕房执事人员之通称。③清末警察之俗称。警察职名。清末置,属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及各分厅各所,其地位次于巡长。

  • 南作坊副使

    官名。北宋太祖开宝九年(976)置,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东作坊副使。

  • 国民参政会审查委员会

    国民参政会内所设审查议案的组织。见“国民参政会”。

  • 孝悌力田

    始见于西汉惠帝四年 (前191)。高后元年 (前187),令郡置孝悌力田一人。文帝十二年(前168)又计户口数增置其员,以奖励有孝悌德行及力务农本者,为民表率。被举为孝悌力田者得免除徭役,时有赏赐,一

  • 司调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调人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属官,正二命。下设司调下士以佐其职。北周时于其上置有司调大夫,以总其事。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参见“调人”。

  • 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

    官名。即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

  • 浙江司郎中

    官名。即“浙江清吏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