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方略吏

方略吏

官名。汉朝县府属吏。晋朝沿置,员四人。


官名,为州县佐吏,掌参与谋划,任位特殊。《后汉书·何进传》:“使洛阳方略武吏司察宦者。”晋沿置,员四人。

猜你喜欢

  • 邻长

    官名。① 《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周礼·地官·序官》:“邻长五家则一人”。里宰属官。《邻长》:“掌相纠相受,凡邑中之政相赞,徙于他邑,则从而受之。”②北魏置。地方行政吏员。孝文帝太和十年 (

  • 右司徒

    官名。掌民众百姓教化。春秋战国置。《管子·五行》: “天子出令,命左右司徒、内御,不诛不贞,农事为敬。”战国铭刻有大司徒,又有右司徒、左司徒等职官名。

  • 大睦亲府

    官置名。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由大宗正府改置,掌皇族政务。置判大睦亲事、同判、同佥等职。其长官由皇族中族属亲近者担任。官署名。宋朝设大宗正司,掌管皇族宗派属籍以定亲疏。其官有卿、少、丞、主簿各一人

  • 民部吏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次官,佐民部中大夫掌民户数额,下统民部吏中士。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

  • 出使德国大臣

    官名。清朝光绪三年(1877)设。正二品。七年后,兼驻义、奥、荷、法、比等国大臣。十三年,改驻俄大臣兼。二十二年,复专设出使德国大臣。辖二等、三等参赞各一人,二等、三等通译官各一人,一等、二等书记官各

  • 指系在印柄上的丝带。依官爵品阶的高下,而用不同颜色的丝带作为标志。汉朝制度,皇帝、皇后用黄赤绶,黄、赤、缥、绿、绀五采(一说为黄、赤、缥、绀四采)、太子、诸王用纁朱绶,赤、黄、缥、绀四采; 相国用绿綟

  • 小职方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职方司次官,佐职方中大夫掌天下地图,主四方职贡。北周武帝建德二年 (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为职方司长官,称职方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诸司中大

  • 崇德宫马群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掌崇德宫马群饲养蕃息之事。

  • 黉门秀才

    犹言“在校秀才”。秀才入学读书,出入黉门(校门),故称黉门秀才。

  • 县工师

    县工官名。秦置,《吕氏春秋·季春纪》说:“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睡虎地秦墓竹简》中工师之名凡三见。传世秦丞相触戈、上郡守疾等戈,也都勒有工师及工人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