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湘军

湘军

清代后期军队名。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由曾国藩在湖南建立。采取兵自招、将亲选、先选将、后募兵的编组方式组成。其兵士称为勇,其营称为勇营,以区别于国家经制军队的绿营。满五百人的称为大营,不足五百人的为小营。每营辖四哨,每哨辖八队。营以上设统领,统领所辖营数由几个营到几十个营不等。有时因为营数过多或作战需要,统领下设分统一级,但分统一级属于临时设置,不是固定编制,统领直属于大帅曾国藩。后因战区扩大,增设各路统帅。统帅部的内部组织有营务处(办理指挥、后勤诸务)、粮台(下设八个所),以及厘金、制造、支运、转运各局。湘军在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有陆军十三营,兵额五千余人,水军一营,兵额五千人。其后随着军事上的需要不断扩充,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攻克天京时已号称十万。在攻下天京后,大部分即遣散回籍。湘军的勇营兵制,因其私兵性质所决定,凡遇易将,整个营就须解散重建,造成层层只对上级私人负责的情况,清朝政府只有通过湘军主帅才能指挥湘军。晚清兵为将有的情况即起源于此。

猜你喜欢

  • 爵五等

    即五等爵:公、侯、伯、子、男。详“五等爵”条。

  • 交涉员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因办理与外国交涉事务的需要,於各省省会设有“特派交涉员”,由外交部特派,承外交总长之命办理全省外交行政事务;各通商大埠,亦分设交涉员,称为“外交部某省某埠交涉员”。特派交涉员与各埠交

  • 小司土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土司次官,佐司土中大夫掌本司事务。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司土司长官,称司土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诸司中大夫后,仍为次

  • 散官

    官名。指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的官,与职事官相对而言。汉朝无此专名。东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曹操置散官骑从。北魏道武帝天赐元年(404)置散官五等:五品散官比三都尉,六品散官比议郎,七品散官比

  • 内帘

    即“内帘官”。参见“帘官”。

  • 金銮殿大学士

    官名。五代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 改思政殿为金銮殿,乾化元年(911)始置一人,以崇政院使为之。官名。五代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正月,改思政殿为金銮殿,至乾化元年(公元911年)五月,置大学士

  • 国什哈辖

    即“郭什哈辖”。

  • 司火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兵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统司火下士。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抵当免行所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置,以官钱为本,听人以物品抵押借用,从中取息。初隶开封府,后属都提举市易司。元丰(1078—1085)改制,归隶太府寺。

  • 廷尉诏狱

    官署名,属廷尉,掌奉皇帝皇后命令逮捕囚禁审判犯罪者。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阜陵质王延》:“建初中,復有告延与子男鲂造逆谋者,有司奏请槛车征诣廷尉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