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神使

神使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天历庚申十年(1860)始设。位高于六部官,以天王最亲信者为之。职掌未详。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最早见于辛酉十一年(公元1861年)四月《天王眼见天日主乾坤诏》,诏首列此官名。排在神将之下,六部之上;《盾鼻随闻录》记太平天国有殿前神使八人,以洪秀全最亲信者为之;《太平天国革命图录》载有“忠伺神使任享殿天官领袖尹贤瑞”木印一颗; 《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的《领发物单》、《发物单》、《去文底簿》中分别记有六十三神使、忠撰神使、忠矄神使的名称,其职掌未详。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宗教考》引林利说:“天朝的宗教组织,是一种长老制。天王是国主兼最高主教统治其臣民。其下有四位王爷在宗教组织中居次等职位。其下复有多等的宗教官。……每二十五家设一礼拜堂,或称‘天父堂’,有一宗教官主持之。在二十五间礼拜堂之上,则设置一较高级的主教,或教会长老,每逢礼拜日轮值到其所管辖之二十五间礼拜堂。其上,每县、每郡的礼拜堂,皆有同样的宗教官主持监督。于分派宗教官于各职位之外,另有许多随军的宗教官(等于欧美现代的随军牧师)。每一王爷或高级将官主官的府中,也派有数人,其职守是在各府中主持宗教礼拜及教训其属下人等。”据上述记载看来,神使可能就是上述太平天国的高级宗教官,分别在中央机构、各王府、各高级将官主官的府中任职,主持宗教的礼拜仪式,宣传教义及管理属下人等,所以其人数较多。其中任享殿天官领袖的忠伺神使尹贤瑞,可能就是朝中主管祭祀上帝的最高官职。

猜你喜欢

  • 理藩院银库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置,掌理藩院财物出纳、保管事务。设司官二人,由堂官在各司满郎中、员外郎、主事内委派;司库一人,笔帖式二人,库使二人,均由满人充任;经承一人;银库所在地的

  • 堂札

    文书名。下行文。宋朝称“堂札子”,系中书行遣小事时所颁公文。清朝称“堂札”,即堂官委派属员差务时所颁公文。

  • 左右备身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皇帝侍从武官首领之一。属领左右府,下统左右备身副都督、左右备员五职、左右备身等,掌宿卫侍从。从四品上。

  • 太子太傅

    官名。与太子少傅并称太子二傅。西汉初掌保养、监护、辅翼太子,昭、宣以后兼掌教谕训导。秩二千石。与太子少傅同领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舍人等东宫官属。新莽改名太子师。东汉复故,秩中二千石,掌辅导太子,不

  • 汉儿行宫都部署

    官名。辽置,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 光寺钱

    唐朝大理寺官员被超擢他官所出犒酬本寺同僚之资。李肇《唐国史补》卷上:“韩令为宣武军节度使,张正元为邕管经略使,王崇为寿州刺史,皆自试大理评事殊拜。本寺移牒醵光寺钱,相次而至,寺监为荣。”

  • 右户参军

    东晋、南朝宋诸公、都督府僚属名,主持右户曹事务,七品。南齐以后改置行参军。官名。见“公府右户曹”。

  • 宁夏镇守使

    官名。北洋政府置,见“宁夏护军使”。

  • 司声

    官名。主讽谏之君王。春秋置。《管子·七臣七主》:“四隟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而国势大倾。”《管子集校》郭沫若按: “司声当是谏官之属。古者‘陈诗以观民风’,‘士为诗,工诵箴谏’,以为规戒”。

  • 将兵长史

    官名。西汉郡置丞、边郡又置长史,掌军务,领兵马。东汉边郡易郡丞为长史,又易长史为将兵长史,专门负责军事。《后汉书·和帝纪》有象林将兵长史。官名,将军府置长史,为事务长官,有的领兵,称将兵长史。两汉边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