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职方司

职方司

官署名。即“职方清吏司”。


官署名。(1)隋始置,为兵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掌地图、城隍、镇戍、烽候、防人道路的远近及周边少数民族归化之事。所属有主事二人,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宋初职方司判司事一人,以朝官充任,掌收受诸州图及图经。元丰改制,郎中、员外郎始掌管本司之事,掌管地图、图经等。后来或由本司郎官兼领库部,或由兵部郎官兼领本司。金元兵部不分司,故无职方司。明清改称职方清吏司,参见该条。(2)北洋政府设置,属内务部。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官制,其职掌为:一、行政区划;二、官地收放; 三、民地调查;四、土地图志。司的主官为司长,下设佥事、主事。次年调整职方司的职掌为:一、行政区划; 二、土地调查、测绘;三、土地收用;四、河堤、海港和其他水道工程;五、道路桥梁的修缮和调查。

猜你喜欢

  • 宫衔

    清朝对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太保诸加衔之统称。清制,不立太子,但仍保留太子傅保之名,作为大臣及有功者之加衔,无职掌,无员限。因太子称东宫,故名宫衔。太子太师等又分别称宫

  • 五侯九伯

    官名合称。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指九州之方伯。五侯九伯是泛指五等诸侯和九州方伯。《汉书·诸侯王表第二序》:“太公于齐,亦五侯九伯之地。”注:“臣瓒曰:《礼记·王制》云:五国以为属,属有

  • 管领本投下大都等路怯怜口民匠总管府

    官署名。又称人匠总管府。设于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掌怯怜口哈赤民匠一千一百余户,秩正六品。至元九年(1272),拨隶安西王位下。仁宗时改隶徽政院。英宗至治三年(1323),划归陕西行省管辖。文宗

  • 戈什哈辖

    即“郭什哈辖”。

  • 骧威将军

    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

  • 导官署

    官署名。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皆置导官令,掌采择加工宫廷御用粮食。北齐于司农寺下置署,以令、丞掌其事,辖有御细部、曲面部、典库部等仓督员吏。隋、唐沿置,其官有令、丞。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107

  • 黄藏令

    官名。晋朝有中黄藏令,南朝有中黄令,皆掌宫中金银币帛库藏,北齐置此,为太府寺黄藏署长官,职掌略同。隋初沿置,从八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省并左藏监。

  • 閤职

    官名统称。即宋朝知閤门事、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同知閤门事、閤门通事舍人 (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候、閤门舍人及带御器械等官。为武臣清要之选。宋以閤门宣赞舍人与三门祗候二等谓之閤职

  • 五帝之使

    官名,即五威帅,佐五威将掌班符命。王莽置五威将十二人,掌班符命;每将又置左右前后中五帅,衣冠车服驾马,各如其方面色数,将持节,称太一之使,帅持幢,称五帝之使。见《汉书·王莽传》。

  • 左演法

    官名。明、清道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道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 (1382)设,一人,从六品。清康熙十三年(1674)定设一人,亦为从六品。依例升迁右正一,缺出由左演法升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