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行军司马

行军司马

官名。西魏、北周时有军事行动时临时设置,事迄即罢。尉迟炯伐蜀时,柳敏自吏部郎中任此职,掌军中筹略。唐、五代时置为节度使主要幕僚,掌本镇军符号令、军籍、兵械、粮廪、赐予等事务,权任甚重。唐德宗以后,常继位为节度使,有“副倅”之称。文宗开成(836—840)时一度省罢,晚唐复置。元帅、都统开府时亦置,所掌同。辽袭唐制,亦在节度使下置此职。宋朝列为散官,无职掌,常用以安置责降官。党项亦本唐制而置,设于节度使衙门。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李继迁占银州,预署官职设之。李德明在位时,设行军左、右司马,掌军事重任。


官名。三国魏咸熙元年,司马昭挟魏帝止长安,时百官皆在邺,便以山涛为行军司马镇邺。行军司马之名始于此。唐代兵马元帅、节度使都置行军司马,掌佐军政。另有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位在行军司马之下。《新唐书·百官四下·外官》:“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都统、副都统、行军长史、行军司马、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行军司马,掌弼戎政,居则习蒐狩,有役则申战守之法,器械、粮糒、军籍、赐予皆专焉。”

猜你喜欢

  • 司门部

    官署名。明初刑部四属部之一。洪武六年(1373) 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四人。十三年改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与总部、比部、都官部共掌刑法之事。二十三年改四属部为十二属部,遂罢。

  • 官箴

    ① 周朝百官箴戒周王的言辞。《左传·襄公四年》: “昔周辛甲之为太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当时有《虞人之箴》传世。孔颖达疏: “汉成帝时扬雄爱《虞箴》遂倣之,作十二州二十五《官箴》,后亡失九篇。后汉

  • 容台

    ① 礼部之别称。② 太常寺之别称。官署名,殷置。原为礼容之台,后礼署称容台。《史记·殷本纪》:“周武王遂斩纣头……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注:“《索隐》郑玄云:商家典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台。

  • 副典铁库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为天朝典官,见《幼主诏旨》,依官称看,似为铁库的副主官,按太平天国官制,既有副,当有正、又正,又副诸职。官阶不详。

  • 文昌都台

    官署名。即尚书都省。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改,以后又名中台等,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尚书都省。官署名。见“文昌台”。

  • 山东东西路提刑司

    官署名。九路提刑司之一。掌本路纠察黜陟、劝农采访、管领屯田及镇防诸军。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六月,置于山东济南府。设使、副使领司事,秩正三品、正四品。下设判官、知事等官。

  • 兵役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隶属于军政部,掌理关于兵役事务。旋独立为部,直隶于军事委员会,后又改称为兵役局, 隶属于国防部。参见“兵役局”。

  • 京兆主簿

    官名。汉置,属京兆尹,掌文书簿籍之事。《汉书·张敞传》记张敞为京兆尹时“使主簿持教告(絮)舜……。”

  • 都大提举茶事

    官名。宋朝都大提举茶事司长官。参见“都大提举榷茶司”。

  • 王府典簿

    官名。明置,为王府长史的属官,员额一人,秩正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