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行军司马

行军司马

官名。西魏、北周时有军事行动时临时设置,事迄即罢。尉迟炯伐蜀时,柳敏自吏部郎中任此职,掌军中筹略。唐、五代时置为节度使主要幕僚,掌本镇军符号令、军籍、兵械、粮廪、赐予等事务,权任甚重。唐德宗以后,常继位为节度使,有“副倅”之称。文宗开成(836—840)时一度省罢,晚唐复置。元帅、都统开府时亦置,所掌同。辽袭唐制,亦在节度使下置此职。宋朝列为散官,无职掌,常用以安置责降官。党项亦本唐制而置,设于节度使衙门。北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李继迁占银州,预署官职设之。李德明在位时,设行军左、右司马,掌军事重任。


官名。三国魏咸熙元年,司马昭挟魏帝止长安,时百官皆在邺,便以山涛为行军司马镇邺。行军司马之名始于此。唐代兵马元帅、节度使都置行军司马,掌佐军政。另有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位在行军司马之下。《新唐书·百官四下·外官》:“天下兵马元帅、副元帅、都统、副都统、行军长史、行军司马、行军左司马、行军右司马……行军司马,掌弼戎政,居则习蒐狩,有役则申战守之法,器械、粮糒、军籍、赐予皆专焉。”

猜你喜欢

  • 典属司员外郎

    官名。即“典属清吏司员外郎”。

  • 典夷乐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鞮氏下士四人,掌四夷乐歌。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典夷乐中士,正二命;典夷乐下士,正一命。属春官府乐部中大夫。

  • 司农寺卿

    官名。即“司农卿”。官名。汉有大司农,至南朝梁陈与北魏始称司农卿,北齐称司农寺卿,为司农寺的长官,历代沿置。唐制司务寺卿一人,从三品上,总领本寺所属诸监与诸司,监督出纳。明代废。

  • 玉牒馆

    官署名。清朝宗人府所属之机构。掌修皇族谱牒。顺治十三年(1656)开馆。后定制玉牒十年一修,届修则开,修成则闭。设正、副总裁官,无定员,届修时由皇帝在宗令、宗正及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内钦派

  • 南部长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南部尚书属官(一说为南部曹次官,与大夫不并置)。协助尚书、大夫管理南方州郡事务,并负责上奏。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时废。

  • 徕远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徕远司。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掌回部之封爵、设官、俸禄、朝贡、燕赍、四川土司之年班朝觐,以及回部长伦外游牧之布鲁特、哈萨克、霍罕等部落朝贡,给衔等事。乾隆二十六年(1761) 置。以蒙古

  • 波水将军

    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王莽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窦融传》:“王邑荐融,拜为波水将军。”波水在长安南。

  • 尚书骑兵郎

    即“骑兵郎”。

  • 云南道监察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云南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永乐十八年(1420)设,三至五人。后增至十一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皆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定制,

  • 右尚署丞

    官名。即“右尚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