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詹事

詹事

官名。战国秦为管理太后、王后、太子诸宫庶务的官员。秦、西汉皇太后、皇后、太子宫皆置,秩二千石(一说真二千石),亦有秩中二千石者。皇太后宫所置冠以宫名,称长信詹事,地位在九卿之上,掌宫内大小庶务,景帝时改名少府,有长信少府、长乐少府等名目,哀帝时曾置左、右詹事,不久罢。皇后宫所置亦称中少府,掌宫内供御侍奉事务,与大长秋(将行)分领后宫官属,辖中长秋,私府、永巷、仓、厩、祠祀、食官令丞,诸中宫宦者皆属之。成帝鸿嘉三年(前18)省并大长秋,哀帝时复置左、右詹事,不久罢。太子宫所置职掌略同,兼掌警卫、刑狱、食邑车马等事,东宫诸辅导侍从顾问宿卫之官隶太子太傅少傅,诸供奉之官如太子率更令、家令、仆、中盾、卫率长、厨长、厩长等则悉隶詹事。东汉省,其属官改隶太子少傅。魏、晋以来唯置于太子宫,故亦称太子詹事。位三品,掌东宫内外庶务,明帝以后久不立太子,遂省,其职由太子太傅、少傅兼摄。西晋武帝咸宁二年(275)因太子二傅皆由诸公兼领,位望崇高,复置詹事,领东宫庶务,后或省或置,惠帝太安(302—303)以后常置。自后太子诸师傅虽以辅导为名,詹事实负辅翊教导太子之责,兼掌东宫一切事务、官属。两晋南北朝东宫地位极重,官属齐备,拟于朝廷,时号宫朝,诸卫率各领其兵,常任征伐,詹事任总宫朝,当时称其职比朝廷之尚书令,领军将军、位权甚重,有时亦参预朝政。其官署称府,属官有太子家令、率更令、仆、门大夫、左右卫率(或增置前、后卫率)、中庶子、中舍人、食官令、庶子、舍人、洗马、屯骑步兵、翊军校尉,冗从仆射、旅贲中郎将、左右积弩将军、殿中将军等。晋、宋三品,梁十四班,陈三品、中二千石。北魏初分置左、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下,后并为一员,二十三年改三品。北齐三品,领东宫三寺及左右卫坊、门下坊、典书坊。北周改置太子宫正宫尹。隋初复置,旋省。唐朝复置为詹事府长官,正三品,掌东宫三寺十率府之政。位高职闲,多用以安置退罢大臣。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端尹,咸亨元年(670)复旧,武则天天授(690—692)中改名宫尹,中宗神龙元年(705)再复。宋朝初年为闲散之职,止食其俸禄,真宗天禧四年(1020)以后,建储辄置,领本职,多以他官兼任,从三品。时东宫官多阙,或虽设而无职司,詹事职事闲简。辽、金、元为詹事院长官。辽制不详。金从三品,掌东宫内外庶务,隶宫师府,三寺、诸率府亦直属官师府;元置省无常,或置左右詹事、副詹事,或单置詹事,或改名储庆使、储政院使,秩正二品至从一品,掌辅翼皇太子,管理东宫官属,职任较重。明初置左、右副詹事等为东宫官,皆以勋旧大臣兼领,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詹事院,二十五年改院为府,置詹事一员为长官,正三品,掌辅导太子,统詹事府、左右春坊、司经局之政,多由尚书、侍郎等官兼任,并带翰林院学士衔。清朝亦为詹事府长官,顺治九年(1652)置,十五年裁,康熙十四年(1675)复置,满、汉各一员,正三品,汉员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衔。初犹有辅导太子之职,康熙(1662—1722)以后不立太子,逐定其职掌为文学侍从,经筵充日讲官,典试提学,编纂图书,与翰林官略同。凡秋审朝审及下十卿翰詹科道合议之事,皆入班参与集议。嘉庆二年(1797)裁,五年复置光绪二十四年(1898)裁,旋复,二十八年废。参见“詹事府”、“詹事院”。


官名。秦汉皆置,宦者,掌皇后、太子家及宫中诸宦者;皇后法驾出,则奉引。有丞。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仆、中盾、卫率、厨厩长丞,中长秋、私府、永巷、祠祀、食官令长丞。成帝鸿嘉三年省并大长秋。长信詹事掌皇太后宫,景帝中六年更名长信少府,平帝元始四年又改称长乐少府。东汉无詹事,皇后法驾出,则中谒、中宦者职吏权兼詹事奉引,事讫即罢。宦者诛后,尚书选兼职吏一人奉引。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四·大长秋》。魏复置,领东宫众务。晋置废不定。南朝宋与晋同,齐置詹事府,领官属,梁陈也置。后魏有太子左右詹事;北齐詹事领东宫诸事,统三寺二坊及左右卫;隋初置詹事;唐置詹事府詹事一人,掌内外众务,纠弹非违,总判府事;少詹事一人,为詹事之副。其后历代多沿置。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詹事》。

猜你喜欢

  • 里正

    官名。春秋战国置,为一里之长。主里政,检举善恶。秦及西汉沿置。东汉又称里魁。北魏亦置,管理京师诸坊内事务,每坊内有七、八百户或千户以上,设里正一人,下有二吏; 原为流外四品,宣武帝时为流外勋品。北齐沿

  • 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机构之一,简称忠翊卫。仁宗延祐七年(1320)六月,由中都威卫使司改置。统红城、马邑、大同等地屯田侍卫军人。秩正三品。置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佥事各二员。下设行军千户所十翼,弩

  • 黎兵万户府

    官署名。元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十月依屯田万户府之例置于海南(今海南省),以控制海南地区少数民族。设万户三人,秩正三品。所辖有千户所十三。

  • 分得拨什库

    满语官名。武职。位在佐领之下。清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译名为“骁骑校”。

  • 护法军政府大元帅

    护法运动时期护法军政府的元首,护法军政府设大元帅一人,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任此职。其身份为国家元首,对外代表国家。兼为行政首长,直接统辖各部。大元帅设大元帅府为其幕僚机关。府内设参谋、秘书、参军三处,卫

  • 内行阿干

    官名。北魏置。鲜卑语称兄为阿干,故此职带有自部落联盟时期遗留下来的痕迹。是皇帝身边的亲信侍从,随其出猎、征伐。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无此职。参见《魏书·昭成子孙列传》。

  • 官制用语。南北朝时期,一些中央官员兼任地方郡守、县令,但不理事,主要是为取得其禄秩,称带,也是皇帝的一种恩赐。《魏书·裴延俊传》:“时高祖以(裴)聿与中书侍郎崔亮并清贫,欲以千禄优之,乃以亮带野王县,

  • 仪同将军

    武官名。西魏与北周时,全国府兵分属于二十四军,每军置一开府将军以统之,其佐官有仪同将军,北周时秩九命,与开府将军同。隋代改称车骑将军, 为骠骑府的副长官。参见“府兵制”。

  • 市官

    官名。①掌市场贸易之官。《周礼·地官·序官》:“司市下大夫二人”。注: “司市,市官之长”。疏: “市官,谓质人以下至泉府”。《汉书·王莽传中》:“又令市官收贱卖贵,赊贷予民,收息百月三。”唐宣宗大中

  • 中都威卫使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机构之一。仁宗延祐元年(1314),由大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改置,归徽政院。七年,改为忠翊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仍隶枢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