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警巡院

警巡院

官署名。辽、金、元皆罢。设于都城内,管理民政。辽五京置使、副使。金诸京亦设,使正六品,下设副、判官。元大都城设左、右警巡院,隶大都路总管府,上都置警巡院,秩均正六品。设达鲁花赤、使、副使、判官。


官署名。金置诸京警巡院,掌平理狱讼、警察别(所)部等。其官有使一人,正六品,掌平理狱讼、警察别(所)部,总判院事;副使一人,从七品,掌警巡之事;判官二人,正九品,掌检稽失,签判院事。见《金史·百官三·诸京警巡院》。

元世祖至元六年置大都路左右警巡院,秩正六品,领民事及供需。设达鲁花赤各一员、使各一员、副使、判官各三员、典使各三员、司吏各二十五人。成宗大德九年,又置大都警巡院。掌治都城之南;其官有达鲁花赤一人、使一人、副使二人、判官二人、典史二人、司吏二十人。见《元史·百官六》。

猜你喜欢

  • 中书通事舍人

    参见“中书舍人”。官名,三国魏置,掌出宣诏命。南朝宋齐沿置,属中书监(省)。梁改称中书舍人。参看“中书舍人”条。

  • 委署主事

    官名。清朝职官之一种。即尚未实授之主事。设于礼部铸印局、钦奉上谕事件处、侍卫处及内务府各司处等机构,均有额定人数。一般以笔帖式委署,由各衙门长官派委。任满可升主事。

  • 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五卫之一。秩正三品,掌汉军万名。置营于永清(今属河北) ,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设都指挥使三员、副都指挥使二员、佥事二员。下辖一镇抚所,十行军千户所,左、右屯田千户所及弩军千户所。

  • 打卯牌子

    官名。明朝宦官御前近侍之一。掌随皇帝出朝时捧剑,位居司礼监太监及东厂提督守备等太监之次,属太监中地位极高者。

  • 酋望

    官名。南诏官,犹唐朝卿、监官,具体职掌待考。南诏官名。《新唐书·南诏传》:“(官)曰酋望、曰正酋望、曰员外酋望、曰大将军。”《旧唐书·南诏传》:“异牟寻遣酋望大将军王丘各等贺正,兼献方物。”

  • 安福国

    会 即“第二届国会”,见该条。

  • 保嘉大夫

    金朝太医阶官名。二十五阶之第八阶,秩从五品中。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太医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五品中,称保嘉大夫。见《金史·百官一》。

  • 右内侍

    官名。西魏、北周时天官府宫伯中大夫属官,即“右中侍上士”,隋朝修史避讳改。详见“中侍上士”。

  • 清漳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清漳署’。

  • 法酒库副使

    官名。北宋置,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