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谏院

谏院

官署名。五代始置。凡谏议大夫、司谏、正言,皆须别降敕许赴院供职者,方为谏官。由他官领者,需知谏院,以两省官充掌供奉、谏诤。宋初不置,仁宗明道元年(1032)始置。知院官六人,以司谏、正言充任,由他官领者带知谏院。其后,谏议大夫非特首不供谏职。司谏、正言亦有领他职而不预谏诤者。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专谏职。凡朝廷阙失,大则廷议,小则上封。初兼弹奏之责,后令只许言事,不兼弹劾。哲宗即位后,复弹劾之权。辽设左、右两院,分隶门下、中书二省,各设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左、右拾遗等官。金沿置,列于监寺,不属三省。设官左、右谏议大夫,下设左、右司谏,左、右补阙,左、右拾遗等官。明洪武十三年(1380)置,设左、右司谏,左、右正言,均以耆儒充任。十五年又置谏议大夫,掌侍从、诤谏,不久废罢,归其职于六科。


官署名。即谏官的官署。唐代已有谏院之名。《唐会要》:“贞元中,薛元舆为谏议大夫,奏云:谏官所上封章,事皆机密,每进一封,两省印署,凡有封奏,人且先知,请别铸谏院印,庶免漏泄。”宋代专设谏院,以左右谏议大夫为长,下设左右司谏、左右正言,分属门下省和中书省,掌规谏朝政缺失,对大臣和百官的任用及政府各部门的措施提出意见。

辽代门下省设左谏院,中书省设右谏院。左谏院设左谏议大夫、左补阙、左拾遗;右谏院设右谏议大夫、右补阙、右拾遗。见《辽史·百官志三》。

金代也设谏院,左右谏议大夫皆正四品,左右司谏皆从五品,左右补阙正七品,左右拾遗正七品。见《金史·百官二·谏院》。

猜你喜欢

  • 中外大都督

    官名。东晋置。掌指挥全国军队,地位极高。不常置,非平常人臣之职,东晋仅王导、刘裕曾任此职。《晋书·王导传》:“俄而贼退,(王导)解大司马,复转中外大都督,进位太傅,又拜丞相,依汉制罢司徒官以并之。”十

  • 士曹掾

    官名。见“公府士曹”。

  • 王府典簿

    官名。明置,为王府长史的属官,员额一人,秩正九品。

  • 神勇总管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神勇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 京报

    见“阁抄”。

  • 太子食官丞

    官名。北齐太子食官署次官。隋朝沿置,设二员。唐朝为从九品下。

  • 布打衣大

    即“布大衣大”。

  • 关丞

    官名。隋、唐、五代关津次官,隋朝上关所置正九品、中关从九品上。唐朝上关置二员,正九品下; 中关置一员,从九品下,掌付事、勾稽、监印、省署钞目,通判关事。

  • 南征统军司

    官署名。辽朝置。北面官,非常制,南面有征伐之事,则设统军司以领兵马。

  • 都讲

    主持学舍之人。《后汉书·侯霸传》: “师事九江太守房元,治《谷梁春秋》,为元都讲。”《魏书·祖莹传》: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主讲经书的人。《后汉书·杨震传》:“后有冠雀衔三鱣,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