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官府
官署名,即中都官府,泛指京师诸官府。见《后汉书·孝和帝纪·七年四月》注。
官署名,即中都官府,泛指京师诸官府。见《后汉书·孝和帝纪·七年四月》注。
官名。西周置。君王侍御。《毛公鼎铭》:“命汝摄司公族(与)叁有司、小子师氏、虎臣, (与)朕亵事”。
见“河东陕西道提刑按察司”。
战国秦国留任原职的官吏。《睡虎地秦墓竹简·效律》:“其盈岁,虽非效,新吏与居吏坐之。”
科举取录进士名目。唐朝新及第进士于赐宴之日,先选同榜中年最少者二人去琼林折花,迎接状元,并吟诗,称探花郎。此制后废。南宋用以称贡举文、武科殿试第三名。明、清沿宋制,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清朝武科授
官署名。金置,见“架阁库”。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可省称为小司门。地官府司门司次官,佐司门下大夫掌边境关门、城门及宫门的启闭,并发放过所(通行凭证)。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司门下大夫”
官名。北魏置。《魏书·源贺传》:“(源贺)从驾临江,为前锋大将。”
海关工务部的一科。见“工务部”。
官府制定的法令条规。《战国策·秦策一》:“科条既备,民多伪态。”
见“出使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