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锦衣卫

锦衣卫

官署名。明朝上直卫亲军指挥使司之一。洪武十五年(1382)罢仪鸾司后置,秩从三品,所属有御椅等官七员,皆正六品。下设经历司,掌文书之事,又有镇抚司,掌本卫刑名,并兼管军匠。十七年,改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设官与诸卫同。二十年,罢锦衣卫狱。成祖即位后,复锦衣卫狱,又增设北镇抚司,专掌诒狱,而以旧镇抚司为南镇抚司,专理军匠。其职掌则由仪卫转为侍卫、缉捕、刑狱等事。成化(1465—1487)中北镇抚司刻有专印,所掌诏狱渐独立于锦衣卫外,凡狱事不报锦衣卫官,卫官亦不得干预,遂与东厂、西厂等组成特务统治机构,人称“厂卫”。


官署名。明设此官署,洪武十五年置锦衣卫,所属有南北镇抚司十四所,所隶有将军、力士、校尉,掌直驾侍卫、巡察缉捕。

起初,锦衣卫原为皇宫禁卫军,掌车驾护卫。明太祖为加强统治,令其兼管刑狱。《明史·兵志一》:“太祖之设锦衣也,专司鹵簿。是时,方用重刑,有罪者往往下锦衣卫鞫实,本卫参刑狱自此始。”

成祖夺取皇位后,欲以威慑诸臣,命心腹为锦衣卫指挥使,专典亲军,兼管巡察缉捕,权力日重。所属南北镇抚司,南司理本卫刑名军匠,北司专治诏狱。

到后来,与东厂西厂并列,活动加强,为害更烈,成为有名的特务组织。

其长官原名都督,后改称指挥使。《明史·职官五·锦衣卫》:“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恩廕寄禄无常员……十七年改锦衣卫指挥使为正三品。”

猜你喜欢

  • 二等侍卫

    官名。清朝侍卫中之第二等,武职正四品。由上三旗子弟中才武出众者充任。掌宫廷宿卫及随扈皇帝之事。顺治元年 (1644) 定制: 每旗五十人,共一百五十人。雍正五年 (1727) 始定,武进士一甲二、三名

  • 九成宫使

    使职名。唐朝内诸司使之一,初以岐州刺史勾当,玄宗天宝七载(748)由给事中杨钊充任。其后间置,昭宗天祐元年(904)停。

  • 顺天府尹公署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见“京兆尹公暑”。

  • 正军户

    元代汉军军户名。见“汉军(3)”。

  • 王子侯

    汉朝诸侯王子弟封侯者。西汉初年已有。武帝采纳主父偃建议,又于元朔二年(前127)诏令诸侯王推私恩分子弟封邑,由皇帝制定名号,以此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势力,强化中央集权。指王子被封为侯者。汉朝皇子封王,诸王

  • 掌饮局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五品,掌内府饮食。

  • 太夫人

    命妇名号。汉朝列侯之母称号。晋朝正式加以册命。宋朝臣僚封赠母、祖母、不问其存没,皆封太夫人,徽宗政和(1111—1118)后,已亡者追封皆不加“太”字。明朝规定,凡因子、孙任二品官者得封,但其丈夫若尚

  • 都官伯克

    官名。清朝在新疆设的地方官员,掌管递送兵马粮饷文卷等一切官物及分攒差务等事。参看“伯克”条。

  • 左庶长

    ① 爵名。战国秦置,秦汉两朝因之。为二十等爵第十级。庶长,意为众列之长。秦时多以军功得之。汉武帝时,卜式以数入财物,亦得赐爵左庶长。② 官名。战国秦置,相当于将军。爵名,为秦汉二十级爵的第十级,意思是

  • 府军左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洪武中置府军左卫,永乐以后沿置,为上直亲军之一,掌守卫皇城东面。以指挥使为主官,下辖千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