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 西周置。《庚季鼎铭》:“用左右俗父司。”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函工上士佐官,正二命。
唐制,除受四品以下,五品以上官称制授,见《资治通鉴·唐纪》“景云元年”条。
清朝兵部武选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官署名。统领本路军兵。金初设于咸州路。设都统、副都统领司事。参见“都统司”。
古时的国家元首称“后”,“二后”指周文王和周武王。《诗经·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官名。唐、宋、辽置。详见“散骑常侍”。官名。唐始置,属中书省,见“散骑常侍”。
官署名。宋朝皇帝出征,则于所至之处置,设知行府事或权知行府事。太祖建隆元年(960),以石守信为扬州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开宝二年(969),以卢多逊权知太原行府事。八年,以马处璘权知润州行府
官名。隋朝置,一员,从三品,为左监门府长官。掌宫殿门禁及守卫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名左监门府郎将,正四品。唐高祖武德五年(622) 复名左监门府将军。
官名。即太医丞。即“太医丞”,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