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包世臣

包世臣

1775—1855

清安徽泾县人,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小史。泾县古属安吴,故人多称“包安吴”。嘉庆举人。嘉庆十三年(1808)任江西新喻(今新余)知县,旋被劾,后卜居金陵。工诗词,擅书法,行草、隶书为世所珍。讲求实学,注重实地调查与经世致用,好兵家言,对农政、河工、漕运、盐政、货币、战守等均有研究。先后充陶澍、裕谦、杨芳幕僚。曾建议开海运以救漕运之弊;裁盐官以改良盐政;修西北水利以增产粮食,节省东南漕运。对政治腐败,亦多所抨击。对鸦片之害早有揭露。主张抵抗英军入侵,反对投降。所著《中衢一勺》、《艺舟双楫》、《管情三义》、《齐民四术》,合辑为《安吴四种》,又有《小倦游阁文稿》。

包世臣手迹

猜你喜欢

  • 姚源洞

    在今江西万年县西南城厢镇东。为两山间谷地,深十五里,上田沃美,北有万年峰,形势险要。明正德间(1506—1521)王浩八等领导农民数万人起义于此。起义失败后,明朝为加强统治,在此筑城,并置万年县。

  • 额哲库

    又称额哲库哈番。官名。清崇德三年(1638)定部院官制,六部、都察院、理藩院各设二员。顺治十五年(1658),定汉名为“主事”,满名仍旧,正六品。又大理寺评事,同年定满名为额哲库,汉名仍旧,正七品。通

  • 华覈

    ?—约277三国吴吴郡武进(今江苏镇江东南)人,字永先。历仕秘府郎、中书丞、东观令领右国史。屡上谏书,指论时政。吴少帝(孙亮)时,曾与韦曜、薛莹、周昭、梁广共撰《吴书》。末帝(孙皓)时,周昭、梁广已卒

  • 宋之问集

    书名。唐宋之问撰。十卷。原集久佚。有明崇祯刊本《宋学士集》,九卷,附录一卷,分体编次。又有明刻本《宋之问集》二卷本,皆诗赋,无序跋。有《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

  • 啬夫

    官名。战国以前已有。《左传·昭公十七年》大(太)史引《夏书》有“啬夫驰”之语。《仪礼·觐礼》:“啬夫承命,告于天子。”郑玄注:“啬夫,盖司空之属也。”《管子·君臣上》有“吏啬夫”、“人啬夫”之官。战国

  • 殿中都令史

    官名。两晋以来尚书省置都令史八人,协助尚书左、右丞管理都省事务,监督诸曹尚书,参与政要,权任虽重,用人常轻。南朝梁始重其选,置殿中、吏部、金部、左民、中兵五都令史;武帝天监九年(510)诏令选用有才干

  • 苏过

    1072—1124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字叔党,号斜川居士。苏轼少子。元祐七年,任右承务郎。绍圣元年(1094),轼谪岭南,随行奉侍。建中靖国元年(1101),轼卒,营葬于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

  • 度田

    东汉政府丈量耕地的措施。《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五年(39)“诏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此诏后简称度田令。其目的在于控制、清理全国土地、户口,削弱豪强势力,增加赋

  • 横行正使

    见“横班”。

  • 打牲乌拉衙门

    官署名。又称打牲乌拉处。清代内务府兼领机构,满语称“布特哈衙门”。顺治十四年(1657)设于吉林松花江边乌拉地方,负责采捕宫廷所需之东珠、蜂蜜、松子、鲟鳇鱼等东北特产,并管理屯庄事务。设三品总管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