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古经解汇函

古经解汇函

书名。清钟谦钧辑。二十三种。汇刻除《十三经注疏》与《通志堂经解》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著录之唐以前解释儒家经籍之书,但已定为伪作者不刻。有《郑氏周易注》、《陆氏周易述》、《周易集解》、《周易口诀义》、《易纬》、《尚书大传》、《韩诗外传》、《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春秋繁露》、《春秋释例》、《春秋集传纂例》、《春秋微旨》、《春秋集传辨疑》、《论语义疏》、《论语笔解》、《郑志》。所据均为清人校勘本。后附《小学汇函》十四种。同治十二年(1873)粤东书局初刊。

猜你喜欢

  • 编修敕令所

    官署名。简称敕令所。北宋仁宗时始命宰相提举编修敕令,神宗时复专置司局,以敕令所为名,仍以宰相提举。掌汇集诏旨,类编成书。

  • 梁律

    南朝梁法典。天监元年(502),梁武帝以齐时刑政多僻,欲议定律令,得齐时旧郎蔡法度,云齐武帝时,删定郎王植之集注晋张斐、杜预旧律,合为一书,共一千五百三十条,事未施行。乃以法度为兼尚书删定郎,损益旧本

  • 玄扈水

    在今陕西洛南县北。《山海经·中次五经》曰:“阳虚之山,多金,临于玄扈之水。”《水经·洛水注》又引《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

  • 太孙

    皇帝之长孙。历代有于太子死后册立太孙、定为储君者,如明太祖于太子标死后,立允炆(后为建文帝)为皇太孙。

  • 内小臣奄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司内上士属官,掌后宫杂务,以宦官充任。正二命。隋开皇元年(581)罢。

  • 中书房

    官署名。明代宦官机构。设掌房官一人,内官散官十余人。以司礼监监工年老资深者充任。听司礼监掌印或秉笔太监提督。掌管文华殿中书舍人所写书籍、对联、扇柄等,承旨发写,写完奏进,并掌宫中糊饰等杂务。

  • 阿尔松阿

    ?—1726清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辅政大臣遏必隆孙,内大臣阿灵阿子。康熙五十五年(1716)袭二等公。五十七年任领侍卫内大臣、刑部尚书。雍正二年(1724)以父子均为允禩党人,革职。四年处斩。

  • 夏完淳

    1631—1647明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初名复,字存古,号玉樊,小名瑞哥。少时随父夏允彝宦游北京、福建。善诗词,有文名。明亡,改名完淳。顺治二年(1645)从父及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父遇

  • 凯达加兰人

    高山族中平埔人的一支。包括雷朗人。散居于今台湾桃园县、台北县、台北市、基隆市一带平地。

  • 左匡政

    官名。即尚书省左仆射。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左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