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青铜

青铜

古代主要指铜锡铅、铜锡、铜铅合金。此名始见于汉。辛延年《羽林郎》:“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汉三国六朝纪年镜图说》载东汉建安七年(202)半圆方枚神兽镜,铭云“百湅青同”。《天工开物》卷十四述及一种以矾、硝等药炼制而成的青铜,其义不明。现代技术中,人们把铜镍、铜砷、铜锌合金以外的铜合金皆称为“青铜”。中国古代青铜技术约发明于马家窑文化时期,二里头文化时进入早期青铜时代;商代晚期和西周达鼎盛阶段;战国时期,因铁器的广泛使用,青铜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渐为铁器代替。

猜你喜欢

  • 内尚方署

    官署名。隋代置,掌供郊社圭璧、天子器玩及后妃服饰等,以令、丞为长贰。初隶太府寺,大业三年(607)改隶少府监。唐改称中尚方署。

  • 咸州路

    金初以辽咸州置。治咸平(后改平郭,今辽宁开原市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开原、铁岭、昌图、康平等市、县及吉林四平市附近地区。天德二年(1150)升为咸平府。

  • 无为州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降无为路置。治所、辖境同宋无为军,属庐州路。明清属庐州府。1912年降为县。

  • 兒良

    书名。战国兒良著。《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列于兵权谋家。颜师古注:“(兒良)六国时人。”《吕氏春秋·不二》高诱注:“兒良作兵谋,贵后。”《隋书·经籍志》已不载。久佚。

  • 张渊

    北魏人。初事前秦苻坚,曾劝坚勿攻晋。又仕后秦灵台令。后入夏任太史令。北魏太武帝平夏统万(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入魏为太史令,数被访问。 神䴥二年(429),以占候不利说帝勿攻柔然,群臣

  • 温病

    简称温。中医病名。(1)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后世泛称“温热病”。《素问·详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一般起病较急,发热较甚,传变较快,容易化燥伤津,后期尤多

  • 富强斋丛书续集

    书名。一名《西学富强丛书续集》。清末袁俊德辑。六十四册。收书一百二十余种。惟门类与正集略异,增格致、汽学、体学、植物、动物、医学、图学、文学、官制、学制、农政、商政、船政、议论等门。其史志一门,收入《

  • 交泰

    五代南唐元宗李璟年号(958)。

  • 南城

    河阳三城之一。在今河南孟津县东黄河南岸。东魏元象元年(538)筑城于此。北面临河,为南北要津。《资治通鉴》:陈太建七年(575),“周人既克南城,围中潬”。参见“河阳三城①”。

  • 台湾教案

    清同治七年(1868)台湾府打鼓(今高雄)英国传教士强行传教,激起公愤,兵勇和民众群集焚毁英法教堂,毙、伤教徒各一人。时值英商在台湾收购樟脑,私运出口,被地方官吏查获。事发后,英驻华公使一面要求总理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