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黎阳县

黎阳县

西汉置。治今河南浚县东南。黎山在其南,河水经其东,因以为县名。东汉置黎阳营,为军事重镇。《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袁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即此。魏、晋属魏郡,北魏孝昌以后至北周,为黎阳郡治。北周又为黎州治。隋、唐时曾为黎州治。宋、金为浚(濬)州治。元废。

猜你喜欢

  • 穆图善

    ?—1886清满洲镶黄旗人,那拉塔氏,字春岩。咸丰三年(1853)以骁骑校迁参领。转战直隶、山东、湖北、安徽等地镇压太平军,累迁至副都统。同治元年(1862)随多隆阿阻击太平军陈得才部西进陕甘,授西安

  • 国山县

    西晋永嘉四年(310)分阳羡县置。治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国山西、章溪东岸。属义兴郡。隋废入义兴县。南朝宋泰始初,义兴(治今宜兴市)太守刘延熙举兵,宋遣吴喜进击,自永世(今江苏溧阳市南)至国山,进屯吴

  • 杨辅

    南宋遂宁(今属四川)人,字嗣勋。乾道进士。累迁户部郎中、总领四川财赋,升太府少卿、利州西路安抚使。绍熙中,利州安抚使吴挺病,即建言不宜使吴氏继续执掌四川兵权。后知成都府、兼本路安抚使。开禧三年(120

  • 主衣子统

    官名。北齐置,属门下省主衣局,员二人。协助主衣都统管理御用衣服器玩等事务。

  • 朱㿥

    清江苏吴县人,字素臣,号苼庵。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作品有《振三纲》、《一着先》等十九种,现存九种。根据《醒世恒言》中《十五贯戏言成巧祸》改编的剧目《十五贯》(又名《双熊梦》)是其代表作。其作品取

  • 伧,意即粗俗、鄙陋。东晋南朝吴人贬称侨人为伧,晚渡侨人则被贬称为“荒伧”或“伧荒”,盖因北地荒远、北人粗鄙之故。

  • 若干凤

    北朝时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字达摩。鲜卑族。若干惠之子。西魏大统末,袭父爵长乐郡公,妻丞相宇文泰女。历骠骑大将军、洛州刺史。北周建德二年(573),拜柱国。

  • 临贺郡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分苍梧郡置。以郡有临、贺二水得名。治临贺县(今贺州市东南贺街)。辖境相当今广西贺州、富川、钟山,湖南江华、江永等市、县地。属交州。永安末改属广州,东晋成帝改属荆州,南朝宋元嘉二

  • 可孙

    见“可敦”。

  • 司元太常伯

    官名。即户部尚书,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户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