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教理

三教理

唐代吐蕃奴隶社会的教育理论。藏文作“曲松”。“曲”一般专指“佛法”之“”而言,但在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初订吐蕃制度章程时,佛法尚未正式兴起,而“”之意义亦多不知其真谛。故“三教理”中之“曲”字应做一种“教育理论”解较妥。据《德乌佛教史》载,指吐蕃王朝赞普向其贵族臣工进行教育的三种理论和知识,即:赞普的训令、谕旨、称作“噶曲”;音乐吟诵方面的教理,称作“扬曲”;算学或统计方面的教理,谓之“孜曲”。为旨在提高吐蕃臣工或贵族参政素质的一种培训。

猜你喜欢

  • 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

    即《道宗皇帝哀册》(2300页)。

  • 砂井

    元代地名。又作沙井。位于今内蒙古四子王旗红格尔乡。蒙古汪古部世居其地。元代建城,为砂井总管府治所。有驿道南通净州,北达和林(蒙古国都城,今蒙古国哈尔和林)。

  • 北魏勋臣八姓

    北魏初勋臣之后组成的八个姓氏。拓跋鲜卑在向南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外部落,成为内入诸姓。后按照其原是否为部落大人及内入后之功绩,逐渐从内入诸姓中分化出丘穆陵(后改为穆)、步六孤(陆)、贺赖(贺)、独孤(

  • 完颜仲德

    ?—1234金大臣。本名忽斜虎。合懒路人。女真族。完颜氏。聪颖,有文武才。初试补亲卫军,虽备宿卫,学业未停。泰和三年(1203),中进士,历仕州县。宣宗(1213—1223年在位)时,从军,被蒙古军所

  • 亦蛮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八年(1410)二月所设亦麻河卫分别称作尼满卫、尼满河卫。

  • 拔曳固

    即“拔也古”(1363页)。

  • 毗舍那

    即“毗舍耶”(1649页)。

  • 拖雷伊金神像

    成吉思汗幼子拖雷遗像。原供奉于鄂尔多斯杭锦、鄂托克二旗交界处的七眼井地方。因土地被开垦而移于一顶大帐幕中,除神像(画像)外,尚供有包银的匣子两个,后遭抡劫和火灾。解放前二年又搭一外套黄缎顶棚的帐幕以供

  • 美登

    僜语音译,意为“穷人”。解放前僜人社会中的贫民。随着氏族组织解体,私有制的发展而产生。占有少量土地,缺少劳动工具,生活贫困。有的需要靠当雇工和借贷维持生活,成为被剥削的对象。

  • 长水胡骑

    汉代匈奴骑兵。又称北军胡骑。汉朝将归附的匈奴人编为骑队,称“胡骑”,驻长水(今陕西蓝田县西北)者,称“长水胡骑”,受长水校尉统领。常受遣出征,神爵元年(前61),曾随赵充国击西羌。参见“长水胡”(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