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界

三界

①藏语“康松”的意译。唐代吐蕃行政区划。有两种解释:据《德乌佛教史》载,唐代吐蕃将地界按上、中、下三种地理方位划分,每“界”又各分为“上三界”、“下三界”、“中三界”或“卫三界”三部分。三界具体所指范围无载;一说是将吐蕃当时的辖区划分为“多康”、“博康”及“宗康”三大地界。其基本地区范围,“多康”指今西藏包括昌都在内的甘孜自治州及川青藏交界南部及西南部地区。此称至今仍在藏区沿用。“博康”之称在吐蕃十二小邦时期已见史载,当指今西藏自治区(即卫藏及昌都以西),此称久已不见用。“宗康”一词仅载于《德乌佛教史》,当指今青海湟水流域的“宗喀十八部”地区,亦可指今甘青藏区而言,即相当藏文所载的“多思麻”地区。“三界”即“康松”的划分是研究西藏历史地理沿革的重要史料。 ②萨满教对宇宙的看法。流行于信仰萨满教的赫哲、蒙古等族地区。旧时赫哲族民间认为,宇宙分上、中、下三界,上界是天堂,诸神所居;诸神住处又分为七层,造物主居最高之天,其他诸神居其下之天。中界即人间,人类所居,是人类繁殖之处。下界即地狱,为恶魔居处。恶魔为人间罪人的执罚者,造物主恐其恃威虐行,遣诸神保护人民,使其按主神命令行事。

猜你喜欢

  • 别里沙

    元代诗人。又作别罗沙,字彦成。回回人。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人。占思丁之子。后居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市)。元统元年(1333)中进士,授河南光州(今河南潢川县)达鲁花赤,迁吉安路(治今江西吉

  • 筇竹寺白话圣旨碑

    元代蒙汉文合刻古碑。为云南昆明玉案山筇竹寺所藏刻有以古蒙文和元代白话文对译皇帝圣旨的石碑之俗称。现妥存该寺大雄宝殿前廊,为文物保护重点。元至大三年(1310),筇竹寺住持玄坚和尚朝见武宗,获赐大藏经一

  • 昆墟州都督府

    唐代设于西域地区的羁縻机构。高宗龙朔元年(661),以多勒建国低宝那城(约位于今阿富汗迈马纳城地区)置。以其王为都督,职位世袭。隶安西都护府管辖。

  • 郭巴

    藏语康巴方言之音译。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基层组织协助村寨头人办事的人。与※“承巴”同属差人(基层组织一职位)。每个村寨均有一名,由寨子推荐比较精干者担当,但须得到部落头人※“洪布”(土官)的认可。主要

  • 阿逸可汗

    见“乙息记可汗”(5页)。

  • 夹谷查刺

    ?—1172金大臣。隆州(治今吉林农安县)失撒古河人。女真族。夹谷氏。工部尚书谢奴子。善女真、契丹文。每论大事,见地超同辈。海陵王天德元年(1149),以功臣子充护卫。翌年,授武义将军,升符宝郎,出为

  • 住家功德司

    西夏官署名。管理佛教事务的功德司之一。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与出家功德司共设6国师合管,另单设4副、6判、6承旨、2都案、6案头。

  • 段护辽

    即“段辽”(1693页)。

  • 苏尔慎

    ? —1822清朝将领。亦作苏尔仲。达斡尔族。姓苏都里氏,隶布特哈正黄旗。乾隆五十六年(1791),从征廓尔喀,授蓝翎侍卫。嘉庆二年(1797),参与镇压四川、陕西等地白莲教起义。五年,赐号西林巴图鲁

  • 绥农

    刊物名。绥远省农业学会和归绥农科职业学校合编。1936年4月创刊,半月刊。主编李树茂。以研究农学,促进地方建设,传授农业技术为宗旨。内容主要有论述、家畜饲养、土壤肥料、防治虫害、农村消息及粮食、皮毛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