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夷

东夷

古代夏族及后来的汉族对东方诸民族的泛称。“”原是夏商周时期对周边各族的泛称,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夷蛮戎狄配四方,因有是称。《礼记·王制》云:“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南方曰蛮,西方曰戎,北方曰狄”。许慎《说文解字》也说,“”为“东方之人也”。实际上,这一划分并非十分严格,《孟子·梁惠王下》有“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后汉书》中有《西南夷传》,《宋史》也有《西南诸夷传》,即至宋代仍把西南方诸民族称为“”。它所包括的具体族国,因时间和朝代不同,指称的对象皆有变化和扩大。先秦时期,指居住今山东半岛和淮河中下游的莱夷、徐夷、淮夷等(有说徐夷、淮夷不属东夷,徐夷为诸夏之一)。因《礼记·明堂位》、《尔雅·释地》,言夏商周时期东方有“九夷”,后世史书往往以我国东北方或东方沿海的九种民族(或部落)来足“九夷”之数,《后汉书·东夷传·序》列举的古“九夷”为: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秦汉以后的东夷,是指我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以及今日本国等地的族国,如《后汉书》、《三国志》、《南史》、《宋书》、《南齐书》、《梁书》、《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等《东夷传》中列举的族国虽不尽相同,但皆不出下列族国:夫余、挹娄、靺鞨、渤海、高句骊(高丽)、沃沮、、三韩、新罗、百济、倭(日本)、流鬼(在今堪察加半岛,一说为阿拉斯加半岛)等。《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等《四裔考》中所举“东夷”,大体与上述相同。先秦的东夷,与华夏族(汉族)融合,《孟子·离娄下》有舜为“东夷之人也”;秦汉以后的东夷,变化复杂,详见有关条目。

猜你喜欢

  • 尚论掣逋突瞿

    藏语音译。吐蕃官制。义译为“九政务大臣”或“九大臣”,“尚”意为“舅”,指同王室通婚的贵族大臣;“论”,指同王室有关之大臣;“掣逋”意为“大”;“突瞿”意为“一切”,亦可译作“一切相臣”。据《新唐书·

  • 容美峒总管府

    见“容美峒宣抚司”(1949页)。

  • 贺拔允

    487—534北魏末期大臣。本名阿鞠泥或阿泥。神武尖山(今山西朔县)人。敕勒(高车)贺拔氏(后改何氏),一说为鲜卑人。祖贺拔尔逗(尔头),镇防北境,遂定居武川。武川军主贺拔度拔子。善骑射,有胆略。正光

  • 秦恩复

    1760—1843清代学者,字近光,号敦夫。江苏江都(今江苏扬州)人。乾隆进士,官居编修。著有《西夏书》20卷,未见传本;一说书未成而辍。

  • 南齐书

    南朝齐史书。纪传体。原名《齐书》,宋代始称《南齐书》,以便与李百药之《北齐书》相区别。南朝齐梁之际萧子显(489—537)撰。原书60卷,现在59卷,包括本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子显字景阳,南

  • 白承福

    ?—946五代时吐谷浑首领。唐末吐谷浑部首领、蔚州刺史白义诚后裔。首任阴山府都督。同光元年(923),因战功,受后唐庄宗李存勖赐于中山北石门为栅,号宁朔、奉化两府,为节度使,赐姓名李绍鲁。翌年,移族帐

  • 挞撒

    见“达撒”(724页)。

  • 拓拔绍

    394—409北魏宗室。字受洛拔。鲜卑拓跋氏。道武帝※拓跋珪次子,母贺夫人。天兴六年(403),封清河王。史称其为人“凶狠险悖,不遵教训”,劫剥行人,砍射犬豕,以为戏乐。曾被父倒悬于井中,垂死乃出。与

  • 镇南关

    中国南疆壮族地区重要关口。古称“鸡陵关”。明永乐五年(1407)改称“镇夷关”,亦称“大南关”、“南关”、“界首关”。明末称“镇南关”。1953年改为“睦南关”。1965年改为友谊关。位于广西中越边界

  • 沮渠茂虔

    即“沮渠牧犍”(15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