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国犹太人

中国犹太人

古代移居中国犹太人的总称。元代汉籍称“术忽”或“主鹘”。阿拉伯语“犹太人”音译。因宗教、习俗与回回人相近,入寺时须用蓝布缠头,清代史籍又称之为“蓝帽回回”。从19世纪在开封发现的犹太碑文推测,其徙居中国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有些西方学者认为始于汉代,与当时的丝绸贸易有关。也有人认为始于后汉建武十年(公元34年)。从移居开封犹太人判断,约公元前即已离开本土,后进入中国,故其众不知“犹太人”名称,而自称“一赐乐业”(“以色列”之音译),信仰“一赐乐业”教,以《摩西五经》为圣书,只遵奉《旧约》首5卷的《道经》、或《正经》。平时也行沐浴斋戒,每天早、午、晚三次。礼拜时面向西方圣地,脱鞋,戴蓝帽,妇女不戴头巾,由“掌教”会诵《五经》。礼拜寺内设有祖堂,祭祀亚当、挪亚、亚伯拉罕、摩西等人;还设有皇帝“万岁牌”。每七日于安息日(星期六)行斋戒,停止一切活动。尊崇孔子,每年春、秋二季至孔庙祭祀。伦理思想与儒教大都相近。清代以前,南京、北京、杭州、扬州、宁夏、苏州、泉州等地,都有其分布,但数量估计不多。人口最集中的主要是开封,初有73姓(一说70姓),500余户,约2500人。至清代,人数锐减至1000人左右,后因寺毁丧失宗教信仰,有的同化于回族,有的同化于汉族。

猜你喜欢

  • 大宋平蛮碑

    北宋摩崖石刻。宋余靖(1000—1064),字道安,广东韶州曲江人,汉族,镇压侬智高的宋军副将)撰文。刻于桂林铁封山镇南峰西面半山石壁上,时间在皇祐五年(1053)。额篆书汉字,每字径9寸;正文楷书汉

  • 牛王节

    土家族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过此节。传说土家士兵在一次征战中,途遇河水暴涨,涉水难行,恰有水牛游来,大家拉着牛尾巴过了河。人们遂定此日,即四月十八日为节。杀猪祭祖,宴请宾客。女儿回娘家,女婿拜岳父母

  • 金顶寺

    见“固勒扎庙”(1433页)。

  • 保义可汗

    ?—821唐代回鹘汗国第九代可汗。��跌氏。※怀信可汗之庶长子。天亲可汗时(779—789年在位),以黠戛斯东犯,率军出击,败之。贞元七年(791),率军至西域,击败吐蕃,

  • 平中之战

    春秋时白狄鲜虞人与晋国的战争。晋悼公(前573—558年在位)时,白狄东迁,进入华北地区,不断遭到晋国的压制和打击。周景王(前544—前520年在位)时,白狄肥、鼓为晋所灭,鲜虞人处于孤立之中。周敬王

  • 突厥语词典

    书名。亦称《突厥语大词典》。中国第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的突厥语辞书。马合木·喀什噶里编著。成书于宋熙宁五年(1072)至七年(1074)。共8卷。收词近7500条。作者全名马合木(或译马赫默德)·本·侯

  • 冉智

    十六国时期冉魏太子。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县西北)人。开国主※冉闵子。以父为后赵石虎养孙,遂以石为姓。后赵青龙二年(350),父废杀赵帝石鉴,自立为帝,复姓冉氏,立为皇太子。冉魏永兴三年(352),父出

  • 乌默客

    ?—1709喀尔喀蒙古车臣汗。博尔济吉特氏。※伊勒登阿喇布坦子。康熙二十七年(1688),父死,袭汗号。时准噶尔部噶尔丹掠喀尔喀,随叔父纳木扎勒台吉归清,从众10万余户,受命驻牧于乌珠穆沁诸部界。因年

  • 赶表

    参见“囊俏”(2584页)。

  • 杨虎

    ?—442后仇池国宗室。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之子。初封镇南将军、益州刺史,受命守阴平(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南朝宋元嘉十九年(442),闻父受宋军攻袭逃奔上邽(今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