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山国

中山国

古国名。亦称鲜虞中山国。春秋末鲜虞人建。始见于《左传·定公四年》,即周敬王十四年(前506)。一说鲜虞人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城中有山,曰中山,因以为国号。此为早期中山国。以鲜虞氏为主体,联合仇由氏和部分肥氏、鼓氏遗民组成的白狄国家,境内还居有众多的华夏族人。周敬王二十六年至三十年(前494—前490),应齐、卫之请,介入晋国内乱,派兵支援晋范氏和中行氏,攻取棘蒲(今河北赵县)。范氏、中行氏灭亡后,遭到晋赵鞅的反击。赵襄子(前475—前425)时,中人城等被赵将新稚穆子攻克。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二十年(前406),被魏文侯将乐羊击破,早期中山国灭亡。魏文侯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命李悝(李克)治理之,乐羊率重兵镇守,此为魏属中山国。约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鲜虞中山桓公复国,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东北),此为后期中山国。周烈王七年(前369),修筑长城。约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配合齐、魏进攻赵国,决槐水围赵鄗邑(今河北柏乡县北),以千乘之国败万乘之赵国,使“鄗几于不守”。四十六年(前323),中山君与韩、燕、赵、魏同称为王,史称“五国相王”,跻身于强国之列。周赧王元年(前314),乘燕国内乱,遣相邦(犹相国)司马赒率三军平燕内乱,占据燕土“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八年(前307),败赵武灵王,夺取鄗邑。十年,被赵武灵王击败,被迫献四邑请和。十九年(前296),被赵惠文王20万军攻破,灵寿失陷,国君逃入齐,赵另立尚(胜)为中山君。翌年被废,中山国灭。据文献和铭文记载,中山复国前后的君主世系先后为文公、武公、桓公、成王、王、��尚(胜)。

猜你喜欢

  • 独孤及

    725—777唐朝官员、文学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先世匈奴独孤氏。颍川郡长史独孤通理之子。天宝(742—756)末,以品行举高第,补华阴尉。辟江淮都统李峘府,掌书记。代宗(762—779年在位)时,

  • 咸同起义

    清代贵州苗族大起义。因发生在咸丰五年至同治十二年(1855—1873)之间,史称“咸同起义”。参加起义苗民达百万之众,遍及贵州东、东南及中部150余州县,延续达18年之久,是清代最大的一次苗民起义。苗

  • 沃州

    ①唐纳抚※契丹所置州名。原为※昌州,唐太宗贞观二年(628)为安顿契丹松漠部落始置。武则天载初(689—690)年间,析昌州建沃州,领原契丹部落。寄治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城内,隶营州都督府,为唐建契丹

  • 四道沟遗址

    位于今新疆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西约10公里的天山脚下。面积约一万平方米。遗址存房址、灶坑、墓葬。1977年发掘其中6座古墓葬,约200平方米,出土遗物100余件,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石器中磨制石器

  • 罗卜藏车凌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一译罗卜藏策楞。博尔济吉特氏。※昆都伦乌巴什四世孙。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策零妹夫(一说姐夫)。初隶准噶尔。雍正九年(1731),因不满噶尔丹策零统治,与避居准噶尔之青海罗卜藏丹津

  • 西鲁宝鲁

    参见“姆海哈娄”(1550页)。

  • 达普巴·罗桑登白坚赞

    1725—?西藏达普寺第四世活佛。又名阿旺·罗卓甲措。西藏工布江达县桃保果村人。曾任土观·洛桑却吉尼玛及章嘉瑞贝多吉两大学者之师。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关系密切。文学名著《郑宛达娃》的作者。小说描叙印度王

  • 祖杖

    畲族图腾信仰标志之一。又称“龙杖”或“龙头杖”。系以树根或木头雕饰而成,头部形如狗头,或雕作龙头(盘瓠),通体形似拐杖。一般为同姓家族所共有,平时装置于红布袋中收藏,祭祖仪式时与始祖画像一起供奉于堂屋

  • 固都逊

    卫拉特蒙古人传统皮靴。流行于青海、新疆等地。以牛皮制成。用料因人而异,台吉多用红香牛皮,中嵌鹿皮,饰以文绣。宰桑也用红香牛皮,但不嵌鹿皮,也不饰文绣。普通牧民穿皮履,或黑或黄,不敢用红色。妇女靴履与男

  • 丁乍德雷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起誓”。旧时仪式名称。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谕地方。凡因偷窃、两性关系引起争端,无确切证据作出判决时,在氏族首领的主持下,当事人双方各备一块木板,木板两端画上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