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临高语

临高语

我国海南省部分汉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泰语支,分布于海南省北部一东起南渡江,西迄临高县的新盈港,南以琼山县的遵潭、澄迈县的白莲和儋县的南丰为界,北濒琼州海峡,包括临高全县和儋县、澄迈、琼山及海口市郊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60多万,其中以临高县最集中,约占全县人口的91.6%。在家庭、集市及机关单位里,临高语都是主要的交际用语。各地的临高语大体一致,彼此可以通话。临城和琼山两地稍有差别,可以看作是不同的土语。临高语的语音特点:有17个声母;它的7个元音都没有长短对立;有—i、—u、—m、—n、—ng、—p、—t、—k、—?9个韵尾;还i、u两个介音;介音、主要元音和韵尾构成82个韵母;有4个舒声调和两个促声调。临高语的词以单音词和双音节的合成词居多,构词方式与本语族诸语言基本相同,几乎每个音节都有词汇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示。它的主要语序是:主语在谓语的前面,宾语和补语在谓语的后面。名词性修饰词组的修饰成分多在中心成份的后面(量词修饰词组可以在中心成份的前面,也可以在中心词的后面),谓语性修饰词组的修饰成份多在谓语的前面。临高语与本语族诸语言有许多同源词,语法体系和语音特点也大致相同。其中,临高语与壮语北部方言及布依语更接近一些,但临高语也有少量跟壮泰语支不同而跟侗水语支相同的语词。根据语音材料分析,可以断定,临高人的先民和壮侗诸族的先民一样都来源于古百越民族集团中的西瓯骆越,他们原先住广东西部和广西南部一带,和壮侗的先民有过密切的接触来往。大约2500年前临高的先民才渡过琼州海峡,定居于海南岛。

猜你喜欢

  • 处蜜

    见“处密”(588页)。

  • 青海道

    又称吐谷浑道。丝绸之路东段支线,不通过河西走廊而自陕西西安(古长安)至甘肃陇西,沿今青海柴达木盆地进入新疆。汉武帝(一说汉宣帝)时即开此道。晋隆安三年(399),僧人法显从长安至印度,宋永初元年(42

  • 侯公丁

    ?—1539明广西大藤峡瑶民起义首领。广西桂平县人。瑶族。嘉靖十七年(1538),武靖州土目黄贵、韦香勾结地方驻军指挥潘翰臣侵占瑶民田庐,诱杀其兄胜海。积愤,聚众起义,以大藤峡弩滩为据点,与官府抗衡。

  • 启历

    南天国仁惠皇帝侬智高年号。自1052年五月至1053年正月。参见“侬峒起义”(1462页)。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土谢图汗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杭爱山东、喀里雅尔山南,额尔德尼召东北。东至萨拉噶山梁接本部中左旗及中右旗界,南至察罕乌苏接军台界,西邻赛音诺颜部额鲁特旗,北抵得尔素图多奎接本部左翼前旗。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

  • 三灵庙碑记

    白族古碑。明代景泰元年(1450)秋刊刻。五峰兰雪道人杨安道书并篆额,白族石匠杨宗刻字。正文17行,行11至41字,右行,正书。原碑立于云南大理喜洲凤阳村三灵庙内,已毁,唯留拓片。所记乃南诏、大理国神

  • 迭剌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迭烈部。原属※乙室活部。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衰微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其首领※涅里(又作雅里、泥礼,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七世祖)杀部落联盟首领※过折(又作郁捷),立迪辇俎里为※阻

  • 西魏恭帝

    见“元廓”(232页)。

  • 晰扬掌

    回族拳术。元末明初始于安徽。从第一代始祖沙阿訇起,至今已有20代。回族内部以“秘谱”相传。今流传于河南、河北、山东等省及安徽蚌埠、滁县、阜阳、合肥、六安等地,均有门人。多在“查拳”门下,以查拳”为主,

  • 吴允诚

    见“把都帖木儿”(10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