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五华楼

五华楼

唐代南诏古建筑。《元史·地理志》载:南诏王建都羊苴咩(在今大理城西),“城中有五花楼,唐大中十年(856),南诏王券丰祐所建,楼方五里,高百尺,上可容万人。世祖征大理时,驻兵楼前。至元三年(1266)尝赐金重修焉。”据《南诏野史》云:“南宋嘉泰二年(1202),大理国王段智廉遣使入宋,求得大藏经1465部,置于五华楼。又云:南宋宝祐二年(1254),忽必烈率蒙古军攻入大理,大理国大将※高泰祥拒战失败被俘,不屈,被“斩于五华楼下”。明初,蓝玉、沐英等攻大理时,毁于战火,楼废。故《正德云南通志》等载,“五华楼在府治西,前有高国公辅政碑,僧子云撰文,楼今废。”明正德(1506—1521)间,在大理城南门修谯楼,亦取名为“五华楼”,已非南诏之楼。据吴金鼎1939年实地考察后称,故址在大理城西南方。

猜你喜欢

  • 九姓

    汉族对居于贵州威宁一带白族的称谓。因共有九姓,故称。详见“白族”(596页)。

  • 僮族

    见“壮族”(888页)。

  • 归诚州

    唐代纳抚※契丹所置州名。武则天垂拱(685—688)初年置,为唐建契丹十七州之一。据《旧唐书·契丹传》所载,契丹部落首领※孙万荣附唐时曾任归诚州刺史,授右玉钤卫将军,封永乐县公。

  • 阿奇木伯克

    清代新疆维吾尔族地方官名。维吾尔语“听政公平之谓”。职司所辖城、村政府的一切大小事务,职繁权重,位居诸伯克之首,掌生杀予夺之权。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朝政府平定大小和卓木后,废除世袭,视其管理城

  • 咬里没

    见“奥里米”(2252页)。

  • 乞烈尼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乞列厄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四月设置之乞勒尼卫均改作奇穆尼卫。

  • 建元

    ①汉(匈奴)刘聪年号。315—316年,凡3年。 ②前秦世祖宣昭帝苻坚年号。365—385年,凡21年。

  • 策凌旺扎勒

    见“才仁旺杰”(113页)。

  • 噶玛噶举派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该派因以康区之噶玛拉顶寺为基地发迹,故名。创始人为塔波拉结(1079—1153)及都松钦巴(1110—1193)。有东西两大根本道场,先期以东部的噶玛拉顶寺为主,后期以前藏之堆隆地区

  • 辅教王

    明朝授予乌思藏思达藏地方(今西藏吉隆一带)政教首领的封号。成祖初,明廷命僧人智光赍诏入藏宣谕当地首领,并赐以银币。永乐十一年(1413),封其僧人南渴烈思巴为辅教王,赐诰命,彩币。南渴烈思巴属萨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