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彻满洲

伊彻满洲

清代满族两大部分之一的别称。又称新满洲。清代满族分为“佛满洲”与“伊彻满洲”两种。“佛”满语意为“旧”;“伊彻”意为“新”,指新编入八旗者。与佛满洲有诸多区别:佛满洲随努尔哈赤、皇太极起兵,编旗较早,清军入关前随同作战者较多,伊彻满洲编旗较晚,随同作战者较少,且社会发展较慢,入旗多以穆昆达、阿喇哈、嗄山达、法喇哈达统领,“同姓者居多”,不如佛满洲佐领下“姓氏繁多”。居地偏北,多分布在虎尔哈、瓦尔喀等“野人女真”境内;而佛满洲居地偏南。伊彻满洲不断南迁,渐融入佛满洲中,其内杂有库雅喇、赫哲、索伦(鄂温克),达斡尔、锡伯、鄂伦春等北方各族。习俗与佛满洲亦有差异,更多的保持原始状况。顺治、康熙以前,仅迁到盛京编佐隶旗者有此称。后凡黑龙江南北,松花江、乌苏里江直至海滨,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人众,无论编佐与否,亦有此称。

猜你喜欢

  • 班禅六世

    见“罗桑贝丹意希”(1423页)。

  • 阿著簇

    明代藏区部落名。又作阿着簇。属洮州卫(治今甘肃临潭)。成化十九年(1483),族人札卜节来朝,贡马、驼及佛像、盔甲等物。赐宴并彩缎、绢、钞有差。后,其首领及族人与明廷保持经济、政治联系。弘治二年(14

  • 乌舍城

    见“乌舍国”(335页)。

  • 吐谷浑道

    丝绸之路东段支线。因自吐谷浑都城伏俟城始发,并经吐谷浑居地,故名。见“青海道”(1280页)。

  • 海兰城卫

    见“哈兰城卫”(1639页)。

  • 铭安

    ?—1911清末大臣。内务府镶白旗人。姓叶赫那拉氏。字新甫,号鼎臣、独醒居士。咸丰六年(1856)进士。同治五年(1866),由詹事迁内阁学士。十年(1871),迁盛京刑部侍郎。光绪三年(1877),

  • 上Ⅲ

    古县名。秦以邽县改置。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晋太元十年(385),为后仇池国杨定所据。元嘉十三年(436),杨难当自称大秦王,据有此县。十六年(439),杨保宗被北魏封为征南大将军、秦州牧、武都王,镇

  • 金勒

    见“斤勒”(372页)。

  • 腾越自治同志会

    同盟会在滇西傣族地区建立的爱国革命团体。辛亥革命前夕,不少同盟会员先后在滇西傣族地区开展革命活动。1906年※刀安仁(傣族)留学日本,成为早期同盟会会员。1908年归国后在腾越原来的反封建群众组织“革

  • 李可举

    唐朝将领。回鹘阿布思之裔,幽州节度使李茂勋之子。咸通(860—874)末,以太原李克用与定州王处存结盟势盛,恐为己患,遂联结吐谷浑都督赫连铎等,袭沙陀药儿岭,战雄武军,进检校侍中。后遣部将李全忠攻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