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居录
书名。北宋苏轼诗文集。绍圣四年(1907),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实施新法,被贬海南岛儋州,在此谪居3年,将其所写诗文辑录成集,故名。原书已佚,今存版本为清光绪五年(1879)儋州学政刘风辉据康熙四十二年(1703)韩佑辑本并参考王时宇《海外集》编成。共6卷,1至3卷为诗,4至5卷为杂文,卷6辑录有书启、遗事及古迹。苏轼在儋州谪居期间,与当地黎族有很深的交谊。诗文中有不少反映黎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产、生活情况,对研究宋代黎族社会历史颇有价值。
书名。北宋苏轼诗文集。绍圣四年(1907),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实施新法,被贬海南岛儋州,在此谪居3年,将其所写诗文辑录成集,故名。原书已佚,今存版本为清光绪五年(1879)儋州学政刘风辉据康熙四十二年(1703)韩佑辑本并参考王时宇《海外集》编成。共6卷,1至3卷为诗,4至5卷为杂文,卷6辑录有书启、遗事及古迹。苏轼在儋州谪居期间,与当地黎族有很深的交谊。诗文中有不少反映黎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产、生活情况,对研究宋代黎族社会历史颇有价值。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据《新唐书·南诏传》,为三个※清平官之一,职位在※坦绰之下,※久赞之上,所以决国事轻重,犹唐之宰相也。秉政用事,权力极大,并可兼任※九爽、※三托之官。
西域古国名。又作弥末、弭秣贺。昭武九姓国之一。建都那密水(今中亚泽拉夫善河)西。旧为康居地(今撒马尔罕一带)。地当丝路要冲,东西贸易活跃。曾先后臣属于哒、突厥。隋大业(605—618)
指新疆玉。《管子》云:“贵用禺氏之玉”。禺氏即月氏之异译。时月氏分布于今敦煌一带,地当新疆进入中原之孔道,故中原人称新疆玉为禺氏玉。
见“失烈门”(590页)。
参见“俍人”(1687页)。
官署名。清代为采珠、渔猎等以供宫廷应用而设的办事机构。乌拉:城名,在今吉林市(其衙门在原城北乌拉街);总管:官名,例由内务府郎中或该衙门“翼长”升授。清初,于乌拉创设牲丁(时关内外各地亦设散处牲丁),
见“蒙格”(2324页)。
即“汪古”(1120页)。
即“努尔哈赤”(1262页)。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土质良好之庄园”。亦称昔孜、桑主则、三竹节寨、夏雄甲姆。相传此庄园旧时属仁布宗管辖,称“昔卡桑珠则”;又传该地最初乃以寺庙为中心逐渐扩大形成,故又有“扎什伦布”之称。历为班禅额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