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都带
元朝大臣。蒙古札剌儿氏。中书右丞相※安童子。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袭任宿卫长。至元三十一年(1294),成宗即位,任大司徒,领太常寺事。摄太尉。率百官为忽必烈请谥于南郊,尊谥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是为元朝告天请谥之始。元贞二年(1296),进所译太宗、宪宗、世祖实录。为成宗近臣,赞画大政,帝及中宫都以家人礼待之。大德六年(1302)正月卒。至大二年(1309),追封东平王,谥忠简。
元朝大臣。蒙古札剌儿氏。中书右丞相※安童子。世祖(1260—1294年在位)时,袭任宿卫长。至元三十一年(1294),成宗即位,任大司徒,领太常寺事。摄太尉。率百官为忽必烈请谥于南郊,尊谥为“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是为元朝告天请谥之始。元贞二年(1296),进所译太宗、宪宗、世祖实录。为成宗近臣,赞画大政,帝及中宫都以家人礼待之。大德六年(1302)正月卒。至大二年(1309),追封东平王,谥忠简。
明、清四川土司名。明末置,以宋代名将杨业后裔杨光同任长官。隶酉阳宣抚司(后为“酉阳宣慰司”)。清顺治十六年(1659)归附,因呈请袭职迟延,部册无名,未准世袭,亦未颁给印信、号纸,仍称长官。住牧四川酉
古山名。所指过去有人推测在今西辽河南源老哈河南。南北朝时,从东北重镇和龙(今辽宁朝阳市)至勿吉族境,经此山。
宋代古州领主。古州(今贵州榕江)人。西南溪洞少数民族大姓豪富,史称“古州向氏”。至道二年(996),宋赐以古州刺史印。大中祥符元年(1008)三月,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天禧四年(1020),
?—1669清朝将领。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谭拜子。顺治七年(1650)袭父二等男爵,寻晋一等男兼一云骑尉。十五年(1658),署副都统。随宁南大将军罗讬自湖南征贵州,定贵阳等。十六年,移师荆州。郑
见“赫哲族”(2422页)。
朝鲜族民间信仰的宗教,亦称“檀君教”。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创立于1909年。信奉朝鲜古代神话中的始祖神-檀君。它把世界分为三个等级:天主、人类及除人类以外的万物。并认为人们的智慧与天主没有什
建州女真诸部之一。位于苏子河下游及苏子河与浑河会合点附近。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南杂木,清源满族自治县西南,抚顺营盘东北一带,约西邻浑河部,东南有苏克苏护河部,西南为苏子河下游地区及五岭一带。属城及寨
1884—1938清末民国学者。字德舆,号玉堂,又号睫巢居士。甘肃临夏人。本姓仲,为邓姓收养。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解元,次年中进士。历任四川新都知县,南充知府等。辛亥革命后任甘肃省议员、参事,又
侗族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择偶活动。又名“行歌坐月”。流行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地。每当夜色降临,未婚青年男女三五成群聚集鼓楼,或谈心,或唱歌;有些男青年则三三两两怀抱琵琶,走村串寨,寻找意中人,倾诉衷情。
参见“讷克布伯克”(9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