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兀鲁思

兀鲁思

①元明时期蒙古的大领地。蒙古语音译。亦作兀鲁昔、兀鲁孙等。原意为“百姓”。随着蒙古部族、民族、国家的产生,也表示部族、民族联合体,并有了国家的含义。如蒙古部落联盟称为“蒙兀儿兀鲁思”。蒙古汗国建立后,称整个汗国为“大蒙古兀鲁思”。又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分封给诸王的领地、属民亦称为兀鲁思。自成吉思汗建立万户、千户制后,万户、千户成了蒙古社会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也具有领地、领民的性质,故兀鲁思较多地表示“国家”的意思。元亡,蒙古地区陷于分裂、割据和战乱状态,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在兼并战争中不断发生分化或重新组合。作为领地的万户、千户组织被兀鲁思和※鄂托克代替。万户(土绵)是作为兀鲁思的军事组织形式存在,二者互相通用,也犹如千户被鄂托克代替,但由鄂托克的壮丁组成※和硕军队,以适应频繁、激烈的战争。兀鲁思又由若干小领地鄂托克组成,其首领为可汗、济农、汗、大台吉或异宗领主(赛特)中的太师、丞相等大领主。达延汗统一蒙古后,东蒙古大多数异宗领主(赛特)的领地、属民被达延汗诸子接管,卫拉特(瓦剌)等部则仍保留着赛特领主统治兀鲁思的局面。清代建立盟旗制度,取消了兀鲁思,以防止其范围及领主权势的扩大。 ②哈萨克汗国时期(15世纪中期-19世纪初)社会组织。即“领地”或“部落联盟”之意。由数个※阿洛斯(部落)组成,具有地缘性质,某一地区若干部落即成为一个兀鲁思。其头目为苏丹(君主、王),只有托列(贵族)才能充任,多由可汗之子弟或宗室担任此职。苏丹不仅是各兀鲁思行政长官,同时也是军事首领。一般管辖10万人左右,拥有2一3万至5万军队。由若干兀鲁思组成※玉兹,时共组成大、中、小3个玉兹。

猜你喜欢

  • 罗罗卫

    见“剌鲁卫”(1585页)。

  • 玉努斯江

    约1826—1905浩罕汗国军官。全名穆罕默德·玉努斯江。乌兹别克族。原为中亚浩罕汗国艾米尔(军队首领)茂拉艾力木库勒亲信。清同治三年(1864)春,受命潜入喀什噶尔(今喀什)收集情报。是年冬,与茂拉

  • 阿尔巴甫

    清代新疆塔吉克族官名。塔吉克语音译,意为“千户长”。与维吾尔语职官明巴什相似。每庄设1人。每2—3年更换一次。由群众提名,※阿尔钦(塔吉克地区首席长官)任命。凡获取其职位者,都要给阿尔钦送礼,至少送一

  • 借作

    阿昌语音译,意为“好儿子”。旧时云南阿昌族地区对村社头人的称谓。原为农村公社时期村寨首领,由村社成员共同推举有办事能力和尽心尽力为村社成员服务的人担当,故名“好儿子”。主要职责是主持村社定期分配耕地,

  • 五岱

    ? —1784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原居黑龙江。初以前锋从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授三等侍卫,赐“墨尔根巴图鲁”号。以战叶尔羌(今新疆莎车),平霍集占功,迁二等侍卫,授正黄旗汉军副都统,赐骑

  • 释迦如来舍利塔

    见“庆州白塔”(880页)。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前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置。汗车凌族弟刚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辅国公,建旗。初游牧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科布多北乌

  • 清穆宗

    即“载淳”(1844页)。

  • 韦志正

    即“韦昌辉”(246页)。

  • 可突于

    ?—735唐代契丹部落联盟军事首领。一作可突干。出自大贺氏族。统领兵马,悍而有谋,得众心。契丹附唐后,受唐封静析军副使。时契丹军权渐显,屡废联盟首领。开元八年(720),谋废首领娑固,娑固力单,引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