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八思哈

八思哈

官名。又译巴思哈黑。突厥语,意为“镇守者”,即蒙古语“达鲁花赤”的同义词,与阿拉伯语之“莎黑纳”义相同。王磐《中书右丞相史公神道碑》载:“国朝之制,州府司县各置监临官,谓之达鲁花赤”。《世界征服者史》谓:蒙古人每“攻占一些地方,置八思哈镇守。”约翰·普兰诺·加宾尼《蒙古史》亦称:在蒙古人统治的国家里,“他们派自己的人去当巴思哈黑或总管。”其享有极大权力,“任何城市或国家的居民不遵照这些巴思哈黑的意志去做,后者就控告他们不忠于鞑靼人(蒙古人),其结果,那个城市或国家就被一支鞑靼人的强大部队所破坏,居民们被杀死。”一说其意为“理民事、掌赋税之官”(《蒙兀儿史记》卷29)。西辽、伊儿汗国等均置是官。对其执掌赋税的职权有严格规定,“不许于正额外多取一钱,违者诸蔑力、八思哈、必阇赤等处死”。(《多桑蒙古史》上册。)

猜你喜欢

  • 阿鲁忽

    ?—1264或1266察合台汗国第四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察合台之孙,拜答儿之子。中统(1260—1264)初,依附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争夺蒙古国大汗位,寻受阿里不哥命归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取

  • 阳关

    古地名。见《汉书·西域传》:西域“东则接汉,厄以玉门、阳关”。西汉置。因在玉门关南,南为阳,故名。为古代中原通向西域的门户之一,丝绸之路南道的起点。宋代以后,海运渐兴,丝绸之路日衰,阳关随之废圯。遗址

  • 打火箭节

    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夏历7月14、15日晚间举行。流行于贵州兴仁县潘家庄乡一带。相传其先民初到此地,被敌人围困。7月14日夜,他们用“火箭”击退敌人。后人为纪念此次胜利,每年是日祭祖后,举行“打火

  • 佤语

    我国佤族使用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佤族有351974人(1990),分布在我国云南省的沧源、西盟、孟连、澜沧、双江、耿马、镇康、永德等县。国外的佤族主要分布在缅甸境内。佤语有如下特点

  • 林丹汗遗都

    蒙古察哈部首领林丹汗居住地之一。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林丹汗嗣汗位后修建。位于阿巴哈日山阳坡(在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境内的白城)。由内外城组成。外城南北宽500米,东西长980米。内城四面各长25

  • 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

    官署名。民国时期管辖松(潘)茂(县)地区(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地)的行政机构。1927年建立,辖地包括松潘、理抚边(今小金县的一个区)、绥靖、崇化(以上两地为今金川县)三屯广大藏、羌、回、汉地区。统

  • 南蛮记

    见“蛮书”(2272页)。

  • 脱卜柯依汗

    见“头克汗”(631页)。

  • 塔尔空昂库

    桦皮棚。赫哲语音译。亦作“塔拉安口”。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是赫哲族旧时夏季外出捕渔、狩猎用桦树皮围盖成的一种临时住所。解放后被布帐篷取代。

  • 杨玉科

    ? —1885清末白族将领。字云阶。云南丽江府营盘街(今属兰坪县)人。同治(1862—1874)初,以义勇入清军滇营,隶维西协都司和耀曾(纳西族)麾下,参加镇压杜文秀回民起义。三年(1864),以勇武